”
“没事,大家都在拼命,我不能落后。”陈阳咬牙坚持着。
拾穗儿拗不过他,掏出一块布递过去:“缠在手上,能好受点。”
陈阳接过布,心里暖暖的:“谢谢你,拾穗儿。有你在,我们更有信心了。”
拾穗儿脸颊更红了,低头轻声道:“都是应该的。”
抡大锤极其耗费体力,王强十几分钟就汗流浃背,需要频繁换人。
井下潮湿污浊,油灯昏暗,众人浑身糊满了泥汗,休息时只能靠在井壁上,剩下沉重的喘息。
一天下来,往往只能前进几十厘米,绝望的情绪在人群中悄悄蔓延。
“这得挖到啥时候啊?”
“怕是白费劲,这地方根本没水……”
私下的嘀咕声渐渐响起。
晚上天气凉爽了些,拾穗儿带着妇女们送来玉米糊糊和野菜馍馍。
见队员们瘫坐在井边,眼神疲惫迷茫,她心里发酸,默默地为每个人盛饭递馍:“大伙儿多吃点,补充体力。”
走到王强身边,看到他虎口震裂渗着血,拾穗儿眼眶一红,掏出草药膏小心翼翼地涂抹:“强子,疼吗?”
“穗儿姐,不疼!”
王强咧嘴笑了笑,“就是进度太慢,怕让大伙儿失望。”
“慢不怕!”
拾穗儿摇着头,声音坚定,“只要方向对,一寸寸地挖,总能挖到水!你们是全村的希望!”
陈阳也上前鼓劲:“大家别灰心,胶泥层往往是隔水层,挖透了就是地下水!”
李大叔嚼着干馍:“老辈人打井碰到硬石头,耗上几个月是常事!都打起精神来,明天接着干!”
希望重新在人们心中燃起,队员们的眼神重新焕发出光彩。
然而,灾难总是在人们最疲惫的时候降临。
那天下午,井深接近三十五米,马三爷的儿子马小军扶着钢钎,赵铁柱的弟弟赵钢蛋抡着大锤。
连续作业五个小时,两人都已经疲惫不堪,注意力开始不集中。
“铛!”钢钎碰到坚硬的砾石猛地一滑,锤头擦着马小军的手背砸在了井壁上!
“啊!”凄厉的痛呼声从井下传来,马小军的手背上皮开肉绽,鲜血顿时染红了泥土。
“快拉人上来!”李大叔声嘶力竭地喊着,脸色惨白。
赵铁柱等人慌忙转动辘轳,将两人拉了上来。马小军脸色惨白如纸,疼得浑身发抖,说不出话来。
赵钢蛋瘫坐在地,抱着头哭道:“我不是故意的……都怪我走神了……”
马三爷踉跄着跑来,看到儿子血肉模糊的手,身体晃了晃差点栽倒。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