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曙光再次洒向金川村,金色的光线穿透薄薄的晨雾,却没能驱散打谷场上弥漫的离绪。
临时驻地旁,两拨告别的身影,让这片本该喧闹的护田起点,多了几分不舍与凝重。
陈阳的父母背着简单的行李,脚步匆匆地找到儿子。
陈母眼圈早已泛红,粗糙的手紧紧攥着陈阳的手,指腹摩挲着他掌心因握铁锹磨出的茧子,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哽咽:“阳阳,家里突发急事,你奶奶病重,我们得立刻赶回去……你在打井队那边好好干,听张教授的话,千万别逞强,渴了就喝水,累了就歇会儿,照顾好自己。”
陈父站在一旁,脸上满是沉稳,黝黑的脸上刻着岁月的风霜,他抬手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力道厚重却藏着不舍:“儿子,长大了,能扛事了。打井是护田的根本,是金川村的希望,你得把这事盯紧了,家里的事有我和你妈,不用挂心。”
陈阳望着父母风尘仆仆的模样,母亲鬓角的白发在晨光中格外刺眼,鼻尖一酸,强忍着眼眶里的泪水,重重点头:“爸,妈,你们放心!打井队这边有我,一定配合张教授把井打好,打出足够的水来浇地!你们路上小心,代我给奶奶问好,告诉她我打完井就回去看她。”
他转头看向不远处的拾穗儿,目光坚定:“穗儿,护田的事就拜托你了,等井水通了,咱们一起让田地活过来!”拾穗儿用力点头,声音清亮:“你放心去,田这边有我,有大家伙儿,保证守住咱们的根,不让风沙多吞一寸田!”
不远处,苏晓、杨彤彤和陈静正围在拾穗儿身边,三个姑娘眼眶都红红的。
苏晓攥着拾穗儿的手,指节都有些发白,语气满是歉意:“穗儿姐,真对不住,学校临时通知要搞教学评估,辅导员连夜打电话让我们紧急回去……护田的事没能陪你到底,没能亲眼看到草方格铺起来,太遗憾了。”
杨彤彤从背包里掏出两本用牛皮纸包好的手册,小心翼翼地递到拾穗儿手中,声音带着哽咽:“这是我们连夜整理的《草方格固沙护田要点图解》和《沙地耐旱作物种植初步指南》,把平时跟着马大爷学的、查资料看到的,还有咱们一起巡田时发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都记在上面了,每个步骤都画了图,希望能帮你少走点弯路。”
陈静跟着点头,抹了把眼角的泪:“穗儿姐,你一定要坚持住,我们在学校等着金川村护田成功的消息,等田丰收了,我们一定回来帮忙!”
拾穗儿紧紧回握住她们的手,眼眶泛红却语气坚定:“说什么对不起,你们已经帮了大忙了!这些日子,你们跟着我们一起巡田、测土,教大家认耐旱植物,帮着记录护田数据,还给咱们整理了这么实用的手册,我都记在心里。路上小心,到学校记得给我报个平安,将来田地里长出庄稼,我第一时间拍照片告诉你们,给你们寄去最饱满的麦穗!”
张教授也走上前,拍了拍拾穗儿的肩膀,语气郑重:“拾穗儿,护田队就交给你了,你有经验、有担当,大家伙儿都信服你。打井队这边有我和陈阳,我们尽快打出水来,咱们分工协作,一定能守住金川村的田地。”
简单的告别后,拖拉机的轰鸣声在空旷的打谷场上响起,载着陈阳的父母和三位同学渐渐远去,扬起的尘土像一道灰色的幕布,遮住了他们的身影,直到消失在村口的沙丘后。
拾穗儿望着那个方向,久久没有移开目光,随后深吸一口气,将不舍和牵挂压在心底。
她转过身,面向身边的护田队员,身姿挺拔如田埂上的白杨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