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走进宿舍,室友们还在熟睡,均匀的呼吸声此起彼伏,像轻柔的乐曲。
她轻手轻脚地把书包放在自己的书桌旁,生怕发出一点声响。
翻开书包,看到那本《干旱区生态学研究方法》安安静静地躺在里面,梭梭书签从书页间露出一小截蓝绳,像在跟她打招呼。
她小心地把报告放进文件夹里,又把教授送的书摆回书架上,才拿起洗漱用品,蹑手蹑脚地走进卫生间。
洗漱完毕,她轻轻躺在自己的床上,却毫无睡意。
闭上眼睛,朝霞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她脸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像奶奶的手轻轻抚摸着她。
自习室的灯光、保安大叔的热水、保洁阿姨的包子、宿管阿姨的关怀、教授的教诲、奶奶的叮咛……
这些温暖的片段,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一颗一颗,串联起来,照亮了她前行的路,也温暖了每一个挑灯夜读的夜晚。
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科研报告可能需要反复修改,导师或许会指出很多不足;
期末考试可能充满挑战,厚厚的专业书还需要一页页去啃;
将来研究荒漠生态,可能要去戈壁滩实地调研,要面对恶劣的环境,要收集更多更难的数据。
但她不会畏惧,就像家乡的梭梭,在贫瘠的戈壁滩上,没有充足的雨水,没有肥沃的土壤,却依然能把根深深扎进沙子里,迎着风沙茁壮成长。
她要像梭梭一样,在知识的土壤里深深扎根,努力吸收养分,一点点生长。
终有一天,她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家乡的荒漠生态保护贡献力量,让更多的梭梭林在戈壁滩上扎根,让家乡的天空更蓝,让阿爸阿妈不用再为风沙发愁,让奶奶能在挂满梭梭果的林边,笑着看她回家。
在朦胧的睡意中,她仿佛看见奶奶在油灯下对她微笑,手里还拿着刚缝好的衣服;
教授在自习室里耐心地给她讲解数据,指尖指着报告上的表格;
保安大叔端着热水朝她走来,笑容温暖;
保洁阿姨把包子塞进她手里,叮嘱她“多吃点”;
宿管阿姨站在宿舍门口,等着她回来……
这些温暖的笑容,汇成一股暖流,缓缓流入她的心田,让她在这个清晨睡得格外香甜。
而在她的枕边,那本《干旱区生态学研究方法》静静躺着,书页间的梭梭书签,仿佛还散发着沙漠植物特有的清香,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关于成长、坚守与温暖的故事,也在默默陪伴着她,走向更远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