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奶奶说的“读书是最好的出路”,心里又踏实了——这本词典,是用来学习的,是为了以后能挣更多的钱,让奶奶过上好日子,不算乱花钱。
回到宿舍,她把词典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里,又把汇款单夹在奶奶的信里。
然后,她拿出笔记本,在扉页上写下:“第一次勤工俭学工资,汇给奶奶200元,买《英汉词典》98元,剩2元。以后要更努力,让奶奶不用再辛苦。”
写完,她摸了摸手心的创可贴——伤口已经愈合了,只留下一个浅浅的印子。
她想起第一次值班时摔掉的书,想起阿姨递来的创可贴,想起食堂里带着温度的鸡腿,想起汇钱时奶奶的地址,想起这本崭新的词典……
眼泪忽然掉了下来,落在笔记本上,晕开了字迹,可心里却暖得像揣着一个小太阳。
那晚,她抱着词典,睡得格外香。
梦里,她回到了戈壁滩,奶奶笑着接过她递过去的钱,还摸了摸她的头说“丫头长大了”。
图书馆的书架整齐又明亮,她拿着词典,正在帮学弟学妹查单词;风里的银杏叶落在她的肩上,像一片片金色的希望。
第二天一早,她又准时出现在图书馆。戴上工作牌,拿起抹布,擦着熟悉的桌椅,整理着熟悉的书架,手心的伤口印子还在,可心里却充满了力量。
她知道,这条路或许会辛苦,或许会有磕磕绊绊,但只要她像戈壁滩上的沙枣树那样,扎根、生长、不放弃,就一定能长出属于自己的枝繁叶茂,一定能让奶奶过上好日子。
夕阳西下时,阳光透过窗户,落在拾穗儿的身上,也落在她手边的《英汉词典》上。
词典的红色封面在阳光下闪着光,像一颗跳动的心脏,也像一束照亮前路的光——那是勤工俭学的汗水,是奶奶的期盼,是知识的力量,更是一个女孩在成长路上,用坚韧和努力编织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