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儿知道阿姨是心疼自己,每次都会把鸡腿啃得干干净净,然后把饭盒洗好,偷偷在阿姨的杯子里泡上一杯菊花茶——她听阿姨说过,秋天容易上火,菊花茶能败火。
日子一天天过去,拾穗儿的手越来越熟练,书架被她整理得井井有条,桌椅也擦得一尘不染。
她的笔记本上,记的不仅是书名和位置,还有一些小细节:“李同学喜欢借生态类的书,每周三傍晚来”“王阿姨借的养生书,每次都看完后记笔记”“低年级同学容易把A类和B类的书放混,要多提醒”。
这些细碎的记录,让她的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也让她和图书馆里的人渐渐熟悉起来。
发工资那天,管理员阿姨把一个信封递给她,笑着说:“丫头,这是你这月的工资,三百块,点一下。”
拾穗儿接过信封,指尖有些发抖。信封很薄,可握在手里却沉甸甸的——
这是她第一次靠自己的双手挣来的钱,是能给奶奶减轻负担的钱。
她打开信封,三张崭新的一百块钱躺在里面,边角都带着淡淡的油墨香。
她数了一遍,又数了一遍,确认是三百块,才小心翼翼地把钱放回信封里,像揣着一件稀世珍宝。
“谢谢阿姨!”拾穗儿对着阿姨深深鞠了一躬,眼睛里闪着光。
“谢我干啥,这是你应得的。”阿姨拍了拍她的肩膀,“快回去吧,记得给家里报个喜。”
拾穗儿点点头,转身就往邮局跑。路上,她路过一家书店,橱窗里摆着一本《英汉词典》,红色的封面,厚厚的,看起来就很结实。
她停下脚步,趴在橱窗上看了好久——之前查单词,她都要跑到走廊的公用字典前,有时字典被人借走,她就只能对着单词发呆,要是有一本自己的词典,查单词就方便多了。
可她摸了摸信封里的钱,又想起奶奶——奶奶的关节炎每到秋天就会犯,要是寄点钱回去,奶奶就能买些膏药贴,不用再疼得睡不着觉。
她咬了咬嘴唇,转身继续往邮局走,可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勾着,总想着那本词典。
到了邮局,她把两百块钱递给柜台的阿姨:“阿姨,麻烦您把这些钱汇到这个地址。”
地址是奶奶家的,她已经背得滚瓜烂熟。汇完钱,拿到汇款单,她看着上面的“收款人:阿古拉”,嘴角忍不住上扬。
奶奶收到钱,肯定会笑着跟邻居说“我家丫头寄钱回来了”。
走出邮局,她又忍不住往书店的方向走。犹豫了好久,她终于走进书店,拿起那本《英汉词典》,翻了翻里面的内容,字迹清晰,解释详细,还有例句和用法说明。“老板,这本词典多少钱?”她小声问。
“九十八块。”老板说。
拾穗儿攥了攥手里剩下的一百块钱,心里算了算:汇完钱还剩一百,买完词典还能剩两块,够买两个馒头当明天的早餐。她咬了咬牙,把钱递给老板:“我买了。”
抱着词典走出书店时,她心里既高兴又有点忐忑——高兴的是终于有了自己的工具书,忐忑的是这个月的生活费又少了。
可当她翻开词典,看到扉页上空白的地方,忽然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