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办公室抽屉里了。”
暮色渐浓时,李皎棠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路过文学借阅区,听见两个女生在低声讨论选课。
“李皎棠老师的《古代文学经典解读》选不上啊,听说她上课会带我们去博物馆看文物,还会结合自己的经历讲‘坚持’,好多人抢着选呢!”
“是啊是啊,我室友选了她的课,说李老师从不催人赶进度,反而会陪基础弱的同学一起整理笔记,像个温柔的大姐姐。”
她脚步顿了顿,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晚风从图书馆门口吹过,带着桂花的甜香,恍惚间又想起两年前那个在跑道上蹒跚的自己,那时的她从未想过,有一天能成为别人眼中“照亮前路”
的人。
回到宿舍,手机里弹出弟弟的消息:“姐,我拿到国家奖学金了!
等寒假回去,带你去吃咱们小时候最爱吃的那家糖炒栗子,这次换我请客!”
下面还附了一张他在实验室里的照片,白大褂上沾着点试剂痕迹,笑容却明亮得像窗外的月光。
李皎棠坐在书桌前,打开系统面板——曾经那个冷冰冰的任务界面,如今多了一行小字:“宿主已完成‘突破自我’主线任务,解锁‘守护与传承’支线。”
她轻声笑了笑,敲下回复:“好啊,寒假见。
对了,你做实验要注意安全,别总熬夜。”
窗外的月亮升得很高,透过窗棂洒在书桌上,照亮了摊开的教案本。
李皎棠拿起笔,在“教学反思”
那一页写下:“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我曾被这把火照亮,如今,只想做那个传递火种的人。”
夜渐深,宿舍楼下的香樟树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挣脱”
与“成长”
的故事。
而故事里的人,正带着过往的温暖,朝着光的方向,稳稳地、坚定地,继续向前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