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不同。
他没说要成立内库总掌司,一来他怕皇帝认为他要专权,二来即便成立了,而各监司局不配合,则没有成效。
无成效则会被另外二十三人联合攻讦,尤其若御马监陈保和内官监蒋宁联手,邓修翼将非常麻烦。
因为陈保是潜邸老人,恐怕皇帝更加信任于他。
所以,他施行的是借势丶分化,先收服小的监司局之法。
用黄册制度,先行收束财务行为。
让皇帝先看到小银入帐,才能激励皇帝有信心去做更大的制度改动。
绍绪帝边听着邓修翼说的,边看着帐册,问:「内官监和御马监之帐,你可有核查?」
「回陛下,尚未查完。
内官监和御马监更为复杂,常规度支外,两监另有额外项目。
如绍绪四年宣化大胜,草料结转,迁延至今。
绍绪五年太子迁宫,东宫整饬,帐目至今仍有未结。
仍需稽督催促,故未核查完毕。
但,若用收支黄册之法,当可清晰其中脉络。
」
「其他监司帐目合在一起,都不如此两监。
」
「陛下,即便不如,亦可有所改善。
奴婢细算过,其他监司局之帐若清楚,内库收益当年增五万至八万。
虽为杯水,亦是不小数目。
」
「你待如何做?」
「先行教习。
令各监司局掌财大使至内书堂习黄册新造之法,由司礼监考核。
熟练掌握者,则回监司理财;不熟练者,予以撤换。
请陛下授司礼监教习考核之权。
」
「若行新法,内库收入增益如何?」
「当年增四十至五十万!
」
绍绪帝听完,心中大动,四十万到五十万,这个可不是小数目。
有了这笔钱,他就无需年年和户部尚书范济弘磨嘴皮子,也无需向江南世家集团在小事上妥协。
「你需要多少时间?」
「若陛下大力支持,今年便可见成效。
」
「内官监和御马监,你当如何处理?」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
「嗤,能行?」
「更需陛下撑腰。
」
「先不动,看成效而定。
」
「奴婢明白。
」
「你拟个明旨来。
」
「谢陛下!
」说完邓修翼便叩谢恩。
是日,皇帝的明旨便由朱原吉向各个监司局进行了传达,并奉上了司礼监的执行流程。
各监司局掌事看了流程有的松了一口气,有的暗暗警惕,有的则直接来找邓修翼。
「掌家!
」兵仗局王矩进了司礼监。
邓修翼抬眼看着王矩,笑道:「只是查个帐,王兄竟至于和我生分?」
这话说的王矩脸上一红,道:「哪有,这不是刚进屋,门还开着,怕人听到嘛。
」
「王兄请坐!
」
「辅卿兄,这陛下的明旨,都说是你去请的,说要收财权?」
「是我去请的,至于收不收财权,各人理解不一,非要扣这个帽子,我便也生受了。
」
「这可要动大家的命根子呀!
」
「只为理清收支帐目,便动了命根子了?某又不管你们废料如何处理。
王兄何故如此惊慌?」
「这个趋势,废料不也会入帐吗?」
「若能将暗钱过明路,顺理成章拿,王兄以为如何?」
王矩眼珠一转,问:「陛下能同意?」
「陛下为何要不同意呢?之前便无法进内库,如今可以废物利用,陛下收益有所精进,你们可以由暗转明,合则两利。
只是陛下要先挣到大钱,才有我等奴婢的小钱。
王兄,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理确实是这个理,只是大家都担心最后竹篮打水。
」
「可银作丶司苑两局帐目混乱不堪,陛下已然知晓,除令某常规稽查外,需派驻司礼监入驻两局。
但到如此,废料则尽归内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