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太医匆忙出宫,到了槐花胡同,裴世宪正在读书,准备明年的春闱。
看到胡太医前来,很是惊讶。
「裴公子,邓公公让我来传话,十万火急。
」
「胡太医坐下慢慢说。
」
胡太医并不坐,因为邓修翼的情况很糟糕,他知道如果消息不能立刻让裴世宪知道,邓修翼会更糟糕。
「黄河决堤,冰排灌城,开封北城墙破。
」
仅此一句,裴世宪便知道为什麽是十万火急了。
「邓公公请您无论如何赶赴开封。
朝廷派了沈佑臣沈大人和卫定方卫伯爷前去。
邓公公已经拜托卫伯爷,但是他仍不放心小姐。
请裴公子去永昌伯府求援,快马加鞭赶赴开封。
」
「我马上去永昌伯府。
」
「谢裴公子。
」
「辅卿兄如何?」
「吐血三升,情况危急。
」
胡太医告辞而去,裴世宪赶紧备车去了永昌伯府。
卫定方正在整装,看到裴世宪来很惊讶。
「则序如何会来?」
「听闻开封消息,便来央求伯爷。
」
卫定方的目光在裴世宪的脸上转了几下,问:「你要前往?你可知道有多危险?」
「裴家与三小姐有合作,小侄不能不去。
」
卫定方又沉默了一会,道:「大军三日后开拔。
」
「来不及了!
消息传来已经过了六日,三日后开拔则过了九日,待大军以最快行军,抵达开封,则是十五日之后,离开灾情生已经二十四日之后。
倘若再有延宕,则在一月以上。
三小姐如遇到险境,已是救无可救了。
」
「那你待如何?」
「求伯爷拨二十骑校尉,今日轻装出,沿途驿站更换马匹,允我同行。
」
「按八百里急行,沿途驿站补给,非我能力所及。
」
卫定方的话把裴世宪逼到了绝地,他不得不说出了真话,「伯爷,我的消息是邓修翼从宫中传出来的。
八百里急行事,他定当有筹谋,内阁必然全力支持。
二十骑若过多,伯爷拨我四骑即可。
」
这时卫定方才释然,缓缓点头道:「我当前去内阁筹谋,则序稍待。
」
……
在胡太医去槐花胡同时,邓修翼强撑起来。
在小全子搀扶下,去了内阁找袁罡和沈佑臣。
皇帝的指派显然对严泰及潘家年,在这个事情的问题上,当已存不信任。
严泰自然就回避参与了开封救灾的事情,全权交给了袁罡处理。
邓修翼对袁罡道:「袁大人,兵贵神。
若潘家年在绍绪四年修堤事中,确有手脚,按常规行进,待沈大人到开封时,则在一月之后,一切证据皆可销毁。
当先派小队,极前去,固定证据。
」
袁罡看着邓修翼惨白的脸,对比半个时辰前大朝会上,竟似一命十去其七,不由奇怪他到底生了什麽。
但是邓修翼的话,他确实听了进去,便问沈佑臣:「沈大人看,如何?」
沈佑臣正处在从工部左侍郎升工部尚书的过程中,自然需要这个政绩。
工部尚书锺怀民告病多日,时时不能视事,尚书之位沈佑臣志在必得。
于是沈佑臣道:「邓掌印所言极事。
只是这快马加鞭,非我等文臣能及。
如永昌伯能先行派队弹压,则事必成。
」
邓修翼一听便知道,这个事要成了。
于是道:「不如袁次辅先拟摺子,若永昌伯前来,则可省时间。
若永昌伯不来,我们亦可换人选前往。
」
袁罡听罢,点了点头,于是和沈佑臣商议这个摺子怎麽写。
两人商议完毕,开始动手,写到一半时,卫定方来了。
卫定方看到邓修翼也在,便知道裴世宪所言不虚,开门见山讲了意图,两边一拍即合,联合具名。
邓修翼带着这个摺子,就回了御书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