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历史军事 > 同我仰春 > 第五十章 南患北战

第五十章 南患北战(1 / 4)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柯南:从警视厅到国会 退隐江湖那些年 从盗综开始的灵异商人 开局继承一座古镇[古穿今] 欲刺 重生后我靠国贡系统封神 火影:唯一玩家,玩坏忍界 无限技能,开局吓哭S级天骄 穿越笑傲江湖,学霸系统是什么鬼 私生女决定捡破烂

南苑混入北狄人的事情,还在虎头蛇尾中。

但是朝堂上的注意力已经转移。

一入十月,黄河决口于开封,开封城北的黄河大堤在连续七日的秋雨浸泡下,终于在黎明前出沉闷的爆裂声。

守军手持火把巡视时,忽见堤外水面腾起丈高的浊浪,紧接着「轰」的一声巨响,黄沙岗段堤防如被巨斧劈开,碗口粗的木桩裹挟着泥沙喷涌而出,化作一道黄龙直扑开封城。

洪水从六处决口同时灌入,最汹涌的一股冲塌了城北迎河门的瓮城。

值守城门的士兵尚未来得及关闭闸门,丈许高的水头已将他们卷入漩涡。

城内顿时一片混乱,鼓楼街的商户们刚从睡梦中惊醒,就见浑浊的河水从门缝灌进店铺,瞬间淹没了脚踝。

西大街的米铺老板抱着最后一袋粮食爬上屋顶,却见自家的牛车被急流掀得底朝天,车轮在水面上打转,像一片枯黄的落叶。

城外的农田早已变成一片泽国。

黄河水裹挟着大量泥沙,将秋收后的麦田变成粘稠的泥浆。

侥幸逃到树上的农夫,眼睁睁看着自家茅屋被冲垮,耕牛在洪水中徒劳地挣扎,最终被漩涡吞噬。

更远处的村庄完全消失在黄水之下,唯有几棵光秃秃的树梢露出水面,仿佛在诉说这场浩劫的残酷。

城内积水最深的鼓楼一带,水深已达两丈。

幸存的百姓们纷纷爬上屋顶丶城楼,甚至寺庙的飞檐。

大相国寺的钟楼成为临时避难所,僧人们将香案搬到钟楼上,敲钟为落水者祈福。

钟声在雨幕中沉闷地回荡,与远处决口处的轰鸣声交织,构成一曲人间地狱的挽歌。

一位老妇人抱着孙子的尸体坐在城墙上,浑浊的泪水混着雨水流淌,她的棉衣早已湿透,却浑然不觉寒冷,只是喃喃自语:「老天爷啊,这让我们可怎麽活呀……」

这场浩劫持续了整整三天,直到洪水冲垮了城东的羊马墙,才逐渐退去。

盛京城是五日后才接到了河南布政使传来的八百里急报。

廷议之后,以都察院右都御史潘家年为钦差大臣,赐「便宜行事」之权,徵调山东丶河南丶北直隶民夫十五万,兼管漕运与堤防。

潘家年陛辞绍绪帝后,一路快马加鞭,用了八日抵达开封。

当潘家年抵达开封时,看到的是一座被泥浆包裹的死城:城墙坍塌处露出森森白骨,街道上漂浮着牲畜尸体和家具碎片,昔日繁华的汴梁城,此刻只剩下断壁残垣和哀鸿遍野。

而黄河水仍在城北咆哮,仿佛在宣告它对这片土地的绝对统治。

又过三日,绍绪帝接到了潘家年的八百里加急奏报,开封城死伤二万馀人。

洪水一路裹挟而下,冲毁河南兰阳丶考城,再下山东之曹县,郓城,黄河下游农田多被河泽,灾害极大。

……

黄河的事还没完,北边大同府又传来秋防奏报。

十月初二日,北狄兵马至大同城下打草谷,劫掠大量人口和牲畜。

镇守大同总兵官梁高追击北狄兵马,被弩箭射杀。

大同知府八百里加急,把北狄兵马和梁高阵亡事报告给了山西布政使,山西布政使收到消息为十月初四日。

又八百里加急,送到盛京。

但是事实上,十月初六日,北狄再次劫掠大同西北,且由于梁高身亡,这次劫掠的损失更大。

十月初七日,绍绪帝接到了第一封军报,尚未开会商议。

十月十一日,又接到更严重的第二封军报,山西布政使恳求公侯充任大同总兵。

十月初六大同秋防一,十月初七黄河水患,十月初十大同秋防二,绍绪帝的心情跌到了谷底,整个养心殿气氛压抑到了极致。

……

十月初十日,裴衡的长子裴世宪返回盛京,他已经在今年秋闱获得了举人,准备来年开春参加绍绪四年的春闱。

……

河南水患对于皇帝来说是钱和人的问题,肘腋之患。

潘家年是苏州潘家最优秀的子侄,朝堂议事时,严辅一力保荐,袁次辅没有异议。

潘家年的上任毫无风波。

对于江南世家来说,黄河水患影响的是漕运,南来北往的货物交通,是盐务。

而盐这种白花花的银子,则是江南的根本。

所以,锦衣玉食的江南子弟也只能捏着鼻子去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屋网】 www.5c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天启大明 大明补牙匠 剥夺金手指(清穿)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反贼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铁马冰河肝胆照 双靥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大宋第一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