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见过的山多,因为他常年穿山打仗。
每次打仗时候,都会琢磨山的势,山的形,会仔细观察山石以判断是否会有滚落,马踏过去会不会有问题。
所以李威画山根本就是胸中有丘壑,落笔删繁就简,如能一笔画出山的重要特徵,绝对不会再用第二技法,在李威看来这种叠叠嶂嶂的技法铺陈,本身就是没看过山的人的想像。
而绍绪帝恰是这个人。
邓修翼半晌没说话,绍绪帝就有点不高兴了。
有时候不说话,传递的信息更多。
就在绍绪帝快要脾气时候,邓修翼退后一步躬身行礼,「陛下这幅《秋獮燕山图》让奴婢增广见闻,更觉自身之鄙陋。
」
「何意?」绍绪帝从来听人这样论画的。
「奴婢从来没有来过南苑。
来南苑路上,一直跪坐车中,看护大人们的奏摺,如陷黑匣。
进了南苑后,一直在这东宫呆着,也未曾见过这南苑秋景,更遑论燕山。
奴婢便如井底之蛙,只见四角天空,不见山之巍峨。
今陛下仁慈,让奴婢能从画中看到燕山之奇伟,南苑秋景之辽阔,实是陛下洪恩浩荡。
」说完邓修翼便拜倒在地。
这段话实是高明,没有一句是欺君的,但是没有一句在评价画。
其含义就是,我没看过燕山。
现在我大为震撼。
绍绪帝一撇嘴,也不能怪罪他,便淡淡说了一句,「明日带你去看他们围猎,你便好好看看这燕山,然后回来再赏鉴。
」
伏在地上的邓修翼笑了,「谢陛下隆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