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沉重感压上肩头,压得她几乎直不起腰。这不是什么无稽的噩梦,这是冰冷的现实,是来自另一个时空的、无法逃避的索命债!
“潇湘馆……”她喃喃自语,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硫酸纸上那三个纤细的字迹。去哪里找?线索只有这个地名,一个早已湮灭在历史尘埃中的园林居所。
她疲惫地揉了揉刺痛的太阳穴,目光扫过电脑屏幕上还未关闭的网页。一个不起眼的论坛链接引起了她的注意——“故都遗珍:那些散落在民间的老物件”。她随手点了进去。论坛里大多是些藏友分享自己收藏的老照片、旧物件。帖子按时间排序,一个刚发布不久、标题为《祖父遗珍:一支蝶恋花》的帖子被顶了上来。
发帖人ID是“城南旧梦”。帖子内容很简单,只有一句话:“整理祖父遗物,发现一支老银簪,很特别,簪头是蝴蝶和缠枝莲,爷爷生前很珍视它,有懂行的朋友看看吗?"
图片加载出来的瞬间,林晚浑身的血液都凝固了!
那是一支银簪。簪头用累丝工艺精巧地缠绕出蝴蝶和莲花的造型。蝴蝶的翅膀上,镶嵌着几颗极小的、深红色的宝石,在照片的灯光下,折射出与她那支木簪上胭脂红玉蝴蝶如出一辙的、惊心动魄的血色光芒!
图片下方,发帖人“城南旧梦"留了一个模糊的地址信息:城西,槐荫里社区。
槐荫里!林晚对这个老社区有印象,离她家不算太远,是旧城改造中为数不多还保留着大片老式民居的区域,听说里面住着不少念旧的老人。
第二支!这么快就出现了第二支!心脏在胸腔里狂跳起来,恐惧和一种被命运推动的无力感交织。那镜中女子的声音又在耳边冰冷地回响:“寻齐姐妹.……否则.…永堕镜渊...”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能慌。必须去。这是唯一的线索!她飞快地记下那个模糊的地址和发帖人的ID,关掉电脑。从书包底层拿出那支冰冷的木簪,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用一块厚布紧紧包裹好,塞进外套内侧的口袋里。那沉甸甸的、散发着寒意的触感紧贴着心口,像冰冷的警示。
城西,槐荫里。
时间仿佛在这里凝固了。狭窄的巷子两侧是连绵的老式平房,灰扑扑的砖墙,低矮的门楣,不少墙皮已经剥落,露出里面暗红的砖块。纵横交错的电线在头顶织成一张灰暗的网。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和若有若无的煤烟气息。正是午后,巷子里却异常安静,只有风吹过巷口那棵老槐树发出的沙沙声,以及偶尔从紧闭的门窗后传来的几声苍老的咳嗽。
林晚按照记忆中的模糊地址和路上询问一位晒太阳的老奶奶的指点,终于在一排几乎一模一样的灰砖平房尽头,找到了目的地,门是旧式的木板门,漆皮斑驳贴着一副早已褪色发白的对联。门虚掩着,留了一条缝。
她站在门外,踌躇着。口袋里那支簪子隔着布传来阵阵寒意。里面住的会是“城南旧梦”的祖父吗?那个拥有另一支血蝶簪的老人?他是否也经历了和自己一样的噩梦?她该怎么说?说我是来找另一支招鬼的簪子的?手指蜷缩又松开,掌心全是冷汗。
“吱呀--”
正当她鼓起勇气,准备抬手敲门时,那扇虚掩的木板门,被一只枯瘦、布满老年斑的手从里面拉开了。
门里站着一个老人。身形佝偻,穿着洗得发白的深蓝色中山装,脸上皱纹深刻如同刀刻。他的眼神浑浊,眼白泛黄,定定地看着门外的林晚,没有惊讶,也没有询问,那眼神空洞得有些吓人,仿佛早已预料到她的到来。
“你..“林晚喉咙发干,声音艰涩,“请问...您是'城南旧梦’的爷爷吗?我在网上看到了那支簪子的帖子…..
老人浑浊的眼睛微微动了一下,视线似乎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又似乎穿透了她,看向她身后空荡荡的巷子。他没有回答林晚的问题,只是缓缓地、极其缓慢地侧过身,让开了门口的位置。动作僵硬得如同生了锈的木偶。
一股难以言喻的寒意顺着林晚的脊椎爬升。这老人……不对劲!太不对劲了!那眼神,那动作,都透着一股死气沉沉的麻木。但她别无选择。她咬了咬牙,侧身挤进了那扇门。
屋内光线极其昏暗,弥漫着一股浓重的、混合着陈年药味、灰尘和某种难以形容的腐朽气息。空气凝滞得如同胶水。家具都是老旧的深色木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