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楼不远,方便查阅资料。
宅院的主人是一位年迈的老者,得知苏清月等人的来意后,老者十分赞赏他们的想法,愿意以较低的价格将宅院转让给他们。“年轻人,能有如此志向,难能可贵啊,” 老者感慨道,“这些古籍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确实应该好好保护和研究。我老了,无力再做这些事,希望你们能将这份薪火传承下去。”
苏清月等人连忙向老者道谢,随后便办理了宅院的转让手续。接下来便是筹措更多的资金,用于宅院的修缮和研究设备的购置。赵峰继续联系江湖上的朋友,李慕然则前往临安城的各大藏书楼和文人雅士聚集的场所,宣传建立研究中心的理念,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支持。
苏清月则留在宅院,开始整理带来的古籍。她将古籍分门别类,一一登记造册,同时也在仔细研读每一本古籍的内容,希望能尽快找到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在整理的过程中,她发现了一本更为珍贵的古籍,里面记载了上古时期的一种天文观测仪器的制作方法,以及利用这种仪器进行天文观测的详细记录。
“李慕然,赵峰,你们快来看!” 苏清月兴奋地喊道。李慕然和赵峰连忙赶了过来,当他们看到这本古籍的内容时,也都十分激动。“太好了!” 李慕然说道,“有了这种观测仪器的制作方法,我们就能重现上古时期的天文观测,这对研究上古天文历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赵峰也说道:“而且这种观测仪器的制作工艺,或许还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应用到其他领域。”
三人当即决定,将研究这种天文观测仪器作为首要的研究项目。为了尽快制作出这种仪器,他们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专业的工匠。李慕然再次前往临安城的富绅聚集地,向他们详细介绍了这个研究项目的价值。一位名叫柳长风的富绅,对天文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当他得知这个项目后,当即表示愿意出资一万两白银,支持仪器的制作。
“柳某一直对天文历法颇有研究,” 柳长风说道,“可惜一直没有机会深入探索。如今有你们这样志同道合的人,愿意为传承古籍文化付出努力,柳某自然愿意鼎力相助。”
有了柳长风的资助,三人便开始寻找专业的工匠。经过多方打听,他们找到了一位名叫陈铁匠的老工匠,陈铁匠技艺精湛,尤其擅长制作各种精密的仪器。当他看到古籍中记载的观测仪器图纸时,也十分感兴趣,表示愿意尝试制作。
接下来的几个月,三人便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中心的建设和观测仪器的制作中。苏清月负责古籍的研读和研究方向的制定,李慕然负责协调各方资源,赵峰则一边照顾女儿的病情,一边整理古籍中的医术内容,同时也在协助陈铁匠制作观测仪器。
在陈铁匠的努力下,观测仪器的制作进展顺利。期间虽然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在三人的共同努力和各方的支持下,都一一克服了。苏清月的女儿赵灵儿的病情,在赵峰的精心治疗下,也逐渐好转。
与此同时,研究中心的名声也在临安城逐渐传开。越来越多的文人雅士和专业人才,被研究中心的理念所吸引,纷纷表示愿意加入研究中心,为古籍的保护和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其中有几位天文爱好者,主动前来协助苏清月进行天文观测;还有几位医术高明的郎中,也加入了医术传承分支的研究。
半年后,研究中心的修缮工作全部完成,观测仪器也成功制作了出来。这一天,临安城阳光明媚,研究中心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成立仪式。沈万山、柳长风等出资者,以及临安城的一些文人雅士和官府代表,都前来参加了仪式。
仪式上,苏清月站在众人面前,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今日,古籍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了!这不仅仅是一个研究场所,更是传承祖先智慧的薪火之地。我们将致力于古籍的保护、整理和研究,让这些失传的知识重见天日,造福世人。”
众人纷纷鼓掌,对苏清月的话表示赞同。李慕然也走上前,说道:“研究中心的成立,离不开各位的支持和帮助。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深入研究古籍中的奥秘,希望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赵峰抱着已经痊愈的女儿赵灵儿,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女儿的病能痊愈,多亏了古籍中的医术。未来,我们将把这些医术知识整理成册,广传于世,让更多的人受益。”
仪式结束后,众人参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