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一枝梅”的事情,罗裙女子同两位下属一起回到暂住的客栈,已近子时。
三人吃过饭,就坐在客栈的正堂内歇着聊天消食。
他们三个,为了追这位“一枝梅”可是花了大半年的工夫。
如今抓到人,总是有些兴奋劲儿的。
由于夜深,客栈内其他客人已经歇息,两位下属即使聊得正酣,也不忘压低声音。
倒是罗裙女子,托着腮,望着窗外,除却偶尔接上几句话外,就不再言语。
见状,两位下属也颇为疑惑。
“头儿,这是咋了?”
“不知道啊。”
“抓着一条大鱼,她咋不高兴呢?”
“不知道啊。”
“你说头儿会不会是在想今儿个遇到的那位先生?”
“不知道啊。”
“你还会不会说别的?”
“会啊,但我确实是不知道啊。”
“闭嘴。”罗裙女子低声呵斥,随手从一旁的包裹中拿出一本蓝皮册子,便是翻看了起来。
二位下属知晓那是女子家的族谱。
亦知晓自家上司的愿景,便是像自家老祖宗青河神捕一样,能立下功绩,为族谱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这事情那是那么简单的?
那位青河神捕可是破了不少的大案要案!
这般功绩,极难以复制!
毕竟,抓贼破案,有时候不光需要实力,还需要运气的......
就今日这位“一枝梅”,若是没能遇到那位青衣先生,哪能将人给捉拿归案?
恐怕又是叫人耍上一通,然后继续埋头苦找。
这便是运气!
当然,这般想法他们是不敢同罗裙女子说的,要不然少不了要被训上一通......
一旁,罗裙女子很快又从包裹中取出一本黄皮册子。
这同样是一本族谱,是老的那一本。
她之所以要两本都看,就是因为在她的老太公,以及老太公的爷爷那一辈,均有记载一位洛先生!
在详细看过后,罗裙女子基本可以笃定这两位是同一人。
老太公的爷爷曾在平乡任捕头一职,大概五十岁上下的时候,结识了一位姓洛的先生。
而老太公则同其爷爷一起,在这位洛先生的见证下,经历了一场赌约。
赌约就是看老太公能否查出洛先生的年龄。
赌约的过程一笔带过,包括最后那位先生的年纪,也是没有具体写上。
其中只是写到,老太公的爷爷最后让了老太公一把,让这位后来的青河神捕赢下赌约......
另外,在老太公的族谱中也有提到,自己的性子太清,爹娘又为其取名“清河”。
后来是找了这位“洛先生”看了看名字,才帮他去掉三点水,改名为青河的......
从种种不算连贯的讯息中,罗裙女子发现了一个看似不起眼,但实则能惊掉人下巴的信息!
两位老祖宗认识的那位洛先生,活了很久,但容颜不改!
显得年轻倒还好说,容颜不改还是人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罗裙女子看向窃窃私语的两位下属,问道:“王勇,谭司,你们两个见过最长寿的人活了多久?”
二人对视一眼,随即王勇开口:“头儿,我老家的村子里有个老汉,活了一百岁,是我见过最长寿得了。”
谭司接话:“我见过活最久的,不过八十五。”
罗裙女子低头看向族谱:“百岁老翁百岁时容貌如何?”
“头儿,这还用问吗,当然是形似枯木了。”王勇笑了笑,问道:“头儿,你怎么突然问这个?”
“没什么。”
“早点回屋歇息吧。”
合上两本族谱,拿上包裹,罗裙女子头也不回的上了楼去。
两位下属一脸懵,猜不透自家上司在想什么的他们,也各自回了屋去。
回到屋内,罗裙女子没有睡下,而是点上两根蜡,拿出笔墨纸砚,便伏于案前沉思起来。
闭目沉思半晌,她就拿笔在纸上勾勒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