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藏拙斋”
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混合着陈旧纸张、淡淡霉味和一种难以形容的、类似檀香的气息扑面而来。
书店内部比外面看起来更狭小,光线昏暗,只有一盏老式台灯在柜台后出昏黄的光。
书架顶天立地,塞满了各种泛黄起毛的旧书,地上也堆着捆扎起来的书刊,几乎无处下脚。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时光停滞的安静。
我的心脏怦怦直跳,那股独特的牵引感在这里变得清晰可辨,像一根无形的丝线,从书店深处某个地方延伸出来,缠绕在我的感知上。
源头就在这里!
一个戴着老花镜、头花白稀疏的老头正趴在柜台后面,就着台灯光线修补一本破旧的线装书,听到门响,头也没抬,只是含糊地说了句:“随便看,别弄乱了。”
我应了一声,假装随意地浏览起来,目光却像雷达一样扫过一排排书架。
那股牵引感指引着我向书店最里面、一个更加昏暗的角落走去。
那里堆放着一些看起来更古老、更不受待见的书籍,很多连封面都没有,积满了灰尘。
牵引感的源头,就在那堆书的最下面!
我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拨开上面几本厚厚的、散着浓重霉味的旧地方志,手指触碰到了一本用牛皮纸简单包裹、没有书名的小册子。
当我的指尖碰到它时,那股带着檀香和慈悲意的感应骤然变得强烈起来!
就是它!
我强压住激动,将小册子抽了出来。
牛皮纸已经黄变脆,轻轻一碰就掉渣。
我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揭开包裹。
里面是一本薄薄的、纸张已经严重黄脆化的手抄本。
封面没有字,扉页上用毛笔写着几个娟秀但已有些模糊的楷体字:《净业宝忏卷三(残)》。
卷三?残卷?
我心里咯噔一下,有点失望,但更多的是兴奋!
果然是《净业宝忏》!
虽然只是残卷,但确确实实是它!
这趟没白来!
我迫不及待地轻轻翻开。
里面的字迹是工整的蝇头小楷,抄录着一些拗口的佛教经文和忏悔仪轨,很多字我都不认识,但能感觉到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庄严肃穆、洗涤心灵的气息。
只是书页残缺得很厉害,中间有好几页被撕掉了,最后几页也模糊不清。
即便如此,当我手指拂过那些古老的文字时,依然能清晰地感觉到一股温和而坚定的能量波动,与我之前感应到的牵引同源。
这绝非凡物!
“老板,这本书怎么卖?”
我拿着小册子,走到柜台前,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老头这才抬起头,推了推老花镜,浑浊的眼睛打量了一下我手里的册子,又看了看我,慢悠悠地说:“那堆都是论斤称的废纸,这本……看着有点年头,但残得厉害,你想要的话,给二十块拿走吧。”
二十块?我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宝贝他当废纸卖?
我赶紧掏出钱递过去,生怕他反悔。
老头接过钱,随手扔进一个铁皮盒子,又低下头继续修他的书,仿佛只是做了一笔微不足道的生意。
我如获至宝地将小册子用原来的牛皮纸重新包好,紧紧攥在手里,感觉像捡到了传国玉玺。
走出“藏拙斋”
,外面的阳光有点刺眼,我却觉得浑身暖洋洋的。
回到7o4,我反锁上门,迫不及待地再次研究起这本残卷。
除了那股独特的能量感,文字内容确实晦涩难懂,大多是佛教的专有名词和仪轨描述,对我这个门外汉来说如同天书。
唯一能看懂的,是夹杂在经文中的一些关于“观想”
、“持诵”
、“净心涤虑”
的简单法门,似乎是一些辅助修行、安定心神的基础方法。
“卷三……残卷……”
我摩挲着脆弱的书页,心里琢磨,“那卷一卷二呢?是不是记录着更核心的净化邪祟的法门?它们流落到哪里去了?”
这本残卷的出现,证明《净业宝忏》确实存在,并且有部分流落民间。
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现!
但如何找到其他部分?光靠我这半吊子感应,恐怕很难。
范围太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