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朱莲芬却起身欠身,婉言推辞:“回皇上,民女自幼不善饮酒,恐辜负了皇上的美意,还望皇上恕罪。”说罢,她拿起酒杯,只是浅浅抿了一口,便将酒杯放下,依旧端坐如初,神色淡然。
这般不卑不亢的模样,反倒让咸丰帝更觉新奇。他见惯了宫中女子的曲意逢迎,朱莲芬的端庄自持,竟像是一股清流,让他眼前一亮。“既然不善饮酒,那便不勉强。”咸丰帝笑道:“朕听闻你昆曲唱得极好,不如今日就为朕唱上一曲,助助雅兴?”
“民女遵旨。”朱莲芬款款起身,走到殿中站定,不羞不怯,从容自若。
乐工们早已备好丝竹,见皇上点头示意,立刻奏起了《牡丹亭》的经典曲牌。朱莲芬深吸一口气,待琴声响起,便放开娇喉唱了起来。
昆曲格调高雅,辞藻优美,再经朱莲芬演绎,更显韵味悠长。她的嗓音清亮婉转,如同山涧清泉,又带着几分缠绵悱恻的柔情;吐字清晰圆润,一板三眼精准无比,没有半分差错;唱到高亢处,声线陡然拔高,清亮得能穿透殿宇,直上云霄;唱到低缓时,又变得柔婉缠绵,如同私语呢喃,动人心弦。
咸丰帝是个戏曲迷,对昆曲的曲调音节颇有研究。往日里处理朝政之余,他常召民间艺人入宫演唱,遇上曲调不和谐之处,还会亲自修改,艺人们无不对他敬服有加。此刻听朱莲芬演唱,只觉得每一个字、每一个音都恰到好处,韵味十足,比他听过的任何一位艺人都要出色。
他不由得放下酒杯,双手持箸轻轻击节,跟着曲调低声唱和,整个人都沉浸在这婉转的唱腔之中,身心俱醉。就连当初以媚术闻名的懿妃兰儿,还有歌女出身、嗓音甜美的牡丹春,在朱莲芬的歌喉唱工面前,也显得黯然失色。
一曲唱罢,余音绕梁,殿内寂静了片刻,随后咸丰帝率先鼓起掌来,赞不绝口:“好!唱得好!真乃天籁之音!朱姑娘果然名不虚传!”
朱莲芬再次行礼:“皇上过奖了,民女不过是略通皮毛罢了。”
咸丰帝看着她清丽的容颜、温婉的气质,又想起她绝美的歌喉,只觉得如获至宝,心中的喜爱之情再也按捺不住。当夜,他便下旨,留朱莲芬在宫中侍寝。
令咸丰帝意外的是,朱莲芬在大庭广众之下端庄得体,一派大家闺秀的风范,可到了枕席之间,却判若两人。她褪去了白日里的矜持,变得缱绻柔媚,眼波流转间尽是风情,举手投足间带着恰到好处的娇憨与妩媚,将女子的柔情蜜意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夜欢娱,咸丰帝只觉得从未有过的惬意舒心,彻底被朱莲芬的魅力所折服。自那以后,他便频频派遣太监,将朱莲芬悄悄接入宫中。有时是在倦勤斋听她唱曲,有时是在御花园与她闲游,更多的时候,则是留她共度良宵。
朱莲芬不仅才艺出众,更善于揣摩圣意,说话办事总能挠到咸丰帝的心坎上。渐渐地,咸丰帝对她的宠爱与日俱增,竟渐渐超过了曾经宠冠一时的“四春”,就连诞下皇儿的懿妃兰儿,也被他冷落了不少。
可谁也没有想到,咸丰帝宠幸歌伎朱莲芬,竟惹恼了朝中一位大臣。此人姓陆,名懋宗,官居御史。陆御史也是个好色之徒,经常出入京城中几家有名的妓院,后来迷恋上朱莲芬,成为了她的常客,对她用情极深。
自从朱莲芬被咸丰帝召入宫中后,常常一住数日,陆御史想见她一面都难如登天。即便偶尔见着,朱莲芬因受帝宠,心怀顾虑,也不敢与他过分亲近。皇上横刀夺爱,陆御史心中既惆怅又愤怒,却又敢怒不敢言。思来想去,他竟决定直言上疏,劝谏咸丰帝远声色、重名分,身为一朝天子,不可随意在宫中召幸娼妓,并在奏疏中特别举朱莲芬为例,引经据典,洋洋洒洒写了数千言。
咸丰帝看到奏疏后,起初勃然大怒,正要下旨召陆懋宗入宫问罪,引荐朱莲芬的太监连忙将其中缘由如实禀报。咸丰帝听后,怒气顿时消了大半,反而哈哈大笑起来:“原来陆御史是吃醋了!”他随即拿起朱笔,在奏疏上挥笔批道:“如狗啃骨,被人夺去,岂不恨哉!钦此。”最终,不仅没有治陆懋宗的罪,反而将此事当成了一段笑谈。
经此一事,咸丰帝更加肆无忌惮,日夜与朱莲芬等美人厮混,恣意纵淫,身体也日渐衰弱,经常患病,脸色变得面黄如蜡。一次,他又卧病在床,数日不起,急忙召御医诊治。御医诊脉后,摇了摇头说:“皇上,您这是阳气虚亏所致,需好生静养,可每日饮鹿血滋补,或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