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奋力剿贼之外,便只能躲在宫中借酒浇愁,长吁短叹。
就在咸丰帝近乎崩溃之际,事情却突然出现了转机。或许是清廷气数未尽,太平军内部竟爆发了严重的内讧,诸王争权夺利,自相残杀,实力大损。曾国藩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率领湘军重整旗鼓,与其他清军将领相互配合,接连收复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失地。
与此同时,和春、张国梁等将领也趁势反击,成功克复扬州、镇江等地。南北捷报相继传入京师,咸丰帝终于转忧为喜,脸上重新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虽然英法联军在广州等地不断侵扰,但地方官民奋起抵抗,洋人并未讨到多少便宜,再加上俄、美两国从中调停,局势暂时趋于平稳。
内乱将平,外患缓解,再加上两广总督叶名琛等人接连上书称颂,声称“我朝正是中兴气象,区区内乱外患,不足为虑”,咸丰帝心中的警惕与忧虑渐渐消散,那颗沉溺酒色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
更让他喜出望外的是,那拉贵人兰儿因深得圣宠,竟暗孕珠胎。起初,兰儿生下了一个公主,咸丰帝虽有几分失望,但对她的宠爱依旧不减。到了咸丰六年,兰儿第二次分娩,竟顺利产下一位皇儿!咸丰帝盼子心切,多年的心愿终于得偿,当即给皇儿取名载淳,对兰儿更是宠爱有加,接连加封,初封懿嫔,后晋懿妃,地位仅次于皇后钮祜禄氏,一时风光无两。
得此麟儿,举朝上下一片庆贺,京城内外热闹了许久。咸丰帝更是心情大好,下诏兴修宫殿,将紫禁城中各处宫室楼台装修一新,太和殿等大殿以及寝宫更是装饰得金碧辉煌,极尽奢华。他还亲自撰写楹联,悬挂于宫殿之中,其中“万方欢乐入歌谣”一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误以为天下太平、可以高枕无忧的心境。
从此,咸丰帝彻底沉湎于醇酒美人之中,要么久居后宫,要么前往圆明园游幸,日子久了,便又生出了厌旧图新的心思。自从宠幸杏花春后,他尝尽了妓女的妖冶淫媚,便觉得宫中妃嫔太过拘谨,于是暗中派遣太监出宫,寻觅名妓红优,以供自己寻欢作乐。
太监们领了密旨,不敢有半分怠慢,乔装打扮后遍访京城勾栏瓦舍、风月场所。这几日里,他们踩着晨光出门,踏着夜色回宫,耳朵里听遍了丝竹管弦,眼睛里看尽了粉黛胭脂,总算在城西一家名为“烟雨楼”的雅致戏馆里,觅得一位惊才绝艳的人物。
回宫复命的太监满脸堆笑,躬身禀道:“皇上,奴才们总算不负圣望!京城之中,当真有一位歌伎名动四方,唤作朱莲芬,今年刚满十六,正是花一般的年纪。论容貌,她眉目如画,肤若凝脂,那股清丽脱俗的风韵,丝毫不输园中的‘四春’娘娘;论才艺,她最擅唱昆曲,歌喉脆生生的如同黄莺出谷,婉转处能绕梁三日,堪称京城歌女之首!更难得的是,这朱莲芬还通文墨、善诗词,一手楷书端端正正,笔力遒劲,竟是位才色双绝的奇女子!”
咸丰帝听太监说得这般天花乱坠,顿时喜得眉开眼笑,连拍了三下御案:“好!好!快,即刻派人去接她入宫!切记,此事要秘密行事,就以‘入宫唱曲助酒’为幌子,莫要声张。”
“奴才遵旨!”太监们连忙领命,急匆匆地备了软轿,悄悄赶往烟雨楼。
不多时,一顶青布小轿便停在了宫门外偏僻处。朱莲芬身着一袭月白色素裙,未施粉黛,只在鬓边簪了一朵小小的白玉兰,袅袅婷婷地跟着太监走进宫来。穿过层层宫阙,最终来到咸丰帝临时休憩的“倦勤斋”,她抬眼望去,只见殿内红烛高照,明黄帘幔随风轻拂,正中端坐的男子龙袍加身,面容虽带几分倦怠,却难掩帝王威仪,正是咸丰帝。
朱莲芬敛衽行礼,声音清柔:“民女朱莲芬,参见皇上,愿皇上圣体安康,万岁万岁万万岁。”
咸丰帝抬眼打量,只见她身姿窈窕,眉眼间带着一股江南女子特有的温婉灵秀,素衣素裙非但没掩去她的绝色,反倒更衬得她气质娟秀,宛如月下仙子,心中顿时愈发满意。他摆了摆手,语气和善:“平身吧,赐座。”
内侍连忙搬来锦凳,朱莲芬谢恩后轻轻坐下,腰背挺直,姿态端庄,全无风月场所女子的轻浮妖冶。咸丰帝见状,心中不免有些惊讶,又添了几分兴致,当即吩咐:“摆上美酒佳肴,朕要与朱姑娘共饮几杯。”
佳肴很快端上,琼浆玉液满斟杯中,酒香四溢。咸丰帝举杯相邀:“朱姑娘,尝尝这御膳房的佳酿,寻常人可喝不到。”
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