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间三镇的诏书,便暂时撤军北还。
消息传到镇江,徽宗竟以为战事已平,又开始惦记起汴京的繁华与艮岳的奇珍。
他不顾大臣劝阻,带着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返回汴京,还想着继续当他的“教主道君皇帝”
,享受荣华富贵。
可他不知道,金军的撤退只是缓兵之计,完颜宗望、完颜宗翰早已看清了大宋的虚弱,他们回到北方后,立刻集结兵力,准备对大宋动致命一击。
靖康元年十一月,金军两路大军再次南侵。
这一次,他们不再给宋廷任何机会,东路军迅突破黄河防线,西路军攻克太原后,与东路军会师汴京郊外。
此时的汴京,早已没了往日的防御能力,李纲被钦宗罢官,军队士气低落,粮草短缺,百姓们也因长期的战乱与赋税,再也无力支持朝廷。
十二月,金军起总攻,汴京外城很快被攻破。
钦宗不得不亲自前往金营求和,却被金军扣押。
靖康二年正月,金军在汴京城内大肆搜刮,将皇宫中的珍宝、典籍、仪仗尽数装车运走,还掳走了无数宫女、工匠、宗室子弟。
他们甚至闯进艮岳,将徽宗珍藏的奇花异石砸毁,将珍禽异兽宰杀充饥,这座用百姓血汗堆起来的园林,成了大宋灭亡的陪葬品。
二月六日,金军下令废黜徽宗、钦宗二帝,将他们贬为庶人。
四月初,金军带着徽宗、钦宗,以及皇后、妃嫔、宗室、大臣等三千余人,还有大量的金银财宝、文物典籍,向北撤退。
这便是历史上惨痛的“靖康之耻”
,北宋就此灭亡。
一路上,徽宗受尽了屈辱。
金军士兵对他肆意打骂,妃嫔们被金军将领肆意凌辱,连他最宠爱的女儿茂德帝姬,都被完颜宗望强占。
他曾坐在囚车里,望着远去的中原大地,想起当年童贯在他面前吹嘘“联金灭辽必成大功”
的场景,想起自己沉迷书画、声色,将朝政抛诸脑后的日子,悔恨得捶胸顿足,却再也无法回头。
金军将徽宗押到燕京后,封他为“昏德公”
,极尽羞辱之能事。
后来又将他迁往五国城,那里气候寒冷,荒无人烟,徽宗只能住在简陋的土屋里,靠耕种度日。
他曾写下“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
的诗句,字里行间满是悔恨与悲凉,他终于明白,帝王的“雅趣”
从来都不是个人的消遣,而是关乎天下苍生命运的责任;他更明白,听信奸佞之言,引狼入室,最终只会落得国破家亡的下场。
绍兴五年四月,徽宗在五国城病逝,终年五十三岁。
他当了二十六年皇帝,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却也亲手将大宋推向了灭亡的深渊;他做了九年亡国奴,尝尽了世间的屈辱与苦难,最终客死异乡。
这位风流天子,精通书画,擅长填词,却唯独不懂如何当一个皇帝。
他的故事,成了大宋最惨痛的教训,也成了后世帝王的警示:若君主沉迷享乐、听信奸佞,哪怕王朝看似繁华,也终将在欲望与愚昧中,走向万劫不复的终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