嘱咐一番便撒手西去,年仅三十四岁。
回望高洋的一生,堪称一场从潜龙到恶鬼的彻底堕落。
早年未登基时,他藏起锋芒,在兄长高澄遇刺的危局中,以过人胆识稳住朝局,率军平定叛乱,一步步将北齐基业牢牢握在手中;开国之初,他也曾宵衣旰食,改革官制、整顿吏治,连周边的突厥、柔然都对北齐忌惮三分,彼时的他,分明有着成为一代明君的潜质。
可权力终究是一把双刃剑,当至高无上的皇权彻底失去约束,潜藏在他骨子里的暴虐与荒淫便如洪水般泛滥。
他沉溺酒色,将后宫变为纵欲的乐园;他蔑视伦理,对亲族、大臣家眷伸出魔爪;他猜忌嗜杀,用铁笼焚杀兄弟,用长矛刺穿婴儿,让元氏宗室的鲜血染红漳水。
从励精图治的开国君主,到天怒人怨的暴君,他亲手撕碎了自己的名声,也将北齐的国运拖入了深渊。
高洋死时,宫中空无一人真心哀悼,朝野上下只余“暴君终亡”
的暗叹。
而他的故事,也成了后世流传千古的一面镜子:权力能成就一个人的伟业,亦能彻底毁灭一个人的心智。
若在权力面前守不住本心,抵不住欲望的诱惑,即便坐拥万里江山,最终也只会落得众叛亲离、遗臭万年的下场。
北齐的兴衰更是印证了一个道理:王朝的稳固,从不是靠君主的暴虐威慑,而是靠贤明的治理、忠臣的辅佐,更靠对百姓的善待。
高洋用无数人的鲜血换来了短暂的“威慑”
,却失去了最根本的民心。
当民心散尽,再强大的王朝也会如大厦倾颓,无可挽回。
这血淋淋的教训,跨越千年时光,依旧在警示着世人:民心才是王朝真正的根基,失民心者,终将失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