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天真地以为自己这是在体验“市井风雅”
,把百姓的唾骂当成夸赞,只觉得这事有趣又新奇,全然不管民间的怨怒、不顾国家的危亡,依旧在苑中醉生梦死。
萧宝卷对潘贵妃的讨好,早已越过常理,荒唐到了愚孝的地步。
潘贵妃曾生下一女,可孩子刚满百日便夭折,萧宝卷竟亲自换上粗布孝衣,连贴身内衣都用粗布缝制,连续十多天不准宫中奏乐;宠臣们来“吊丧”
时,他不坐席位,反倒盘腿坐在地上,只吃蔬菜米饭,装出一副悲痛欲绝的模样。
直到王宝孙等人送来山珍海味,谎称“为天子解素换口味”
,他才肯动荤腥。
潘贵妃的父亲潘宝庆,借着女儿的权势,与茹法珍等宠臣狼狈为奸。
他们肆意诬陷都城的富人犯罪,抄没其家产据为己有,还故意牵连亲邻,弄得许多家庭家破人亡。
可对这些恶行,萧宝卷始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不过问半句。
可他又生性贪淫,见潘贵妃的几个姐妹容貌出众,便借着同游芳乐苑的名义,暗中勾引私通。
这事很快被潘贵妃知晓,她当即召萧宝卷入宫,命宫女拿棍子杖责。
挨了打的萧宝卷,非但不反思,反而怕再受“凌辱”
,竟下令让侍臣不准将荆条、木棍等物件带进后宫,荒唐行径再无底线。
萧宝卷在宫中日日荒唐作乐时,萧衍的大军已悄然兵临江宁,眼看就要兵逼建康。
此前萧坦之、陈显达等人的叛乱都被平定,萧宝卷竟因此自大起来,觉得萧衍的军队也不过是乌合之众,只随意命人储备了百日粮草,还对茹法珍满不在乎地说:“等叛贼真打到城门外,再跟他们决一死战也不迟!”
直到探马来报,说衍军已抵近江宁,他这才慌了手脚,仓促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
可他想的不是如何整军备战,反而做了两件荒唐事:一边派李居士率军迎战,一边竟把民间供奉的蒋子文神封为“灵帝”
,将神像迎入宫中大肆祭祀,指望靠神灵保佑击退敌军。
可神灵终究救不了昏君。
李居士率军与衍军交战,屡战屡败,江宁城很快就被攻克;萧宝卷不甘心,又派征虏将军王珍国率领数万精兵出战,还让宠宦王宝孙手持象征皇权的白虎幡督战,试图提振军心。
结果王珍国的军队依旧一败涂地,溃不成军,连王宝孙都吓得扔了白虎幡,独自逃回宫中。
外城将领见萧衍大军势不可挡,要么开城投降,要么弃城而逃,萧衍顺势突破外城,将宫城围得水泄不通。
此时宫城里仍有七万兵士,可萧宝卷依旧不务正业,把守城大事抛到九霄云外。
他听巫师说穿黑衣戴黑帽能“驱邪破敌”
,便日日身着黑衫黑帽,率千余人的仪仗队在宫城内外虚张声势;又在华光殿里与宫妇假装打斗,故意装出受伤倒地的模样,让人用木板抬着“游殿”
,说是能诅咒萧衍兵败;甚至身披镶满孔雀羽的金银铠甲,骑着马在宫殿里乱窜,依旧昼眠夜起,和平时一样寻欢作乐。
王珍国几次率军出城迎战,每次都惨败而归,士兵们早已斗志全无。
茹法珍实在看不下去,恳请萧宝卷拿出国库银钱赏赐将士,提振军心,可萧宝卷却突然吝啬起来,嘴硬道:“贼军来犯,难道是只杀我一人吗?为何偏偏要我出赏钱?”
后堂仓库里堆着大批木材,本可用来加固城防,他却固执地说要留着战后建宫殿;还特意召来三百名工匠,让他们连夜赶制奢华仪仗、雕镂金银器物,说等平定萧衍之乱后,要用来出游享乐。
宫城危在旦夕,他却满脑子都是自己的奢靡生活,彻底寒了将士的心。
宫城内的将士们早已怨声载道,看着萧宝卷沉迷享乐、不顾死活,军心彻底涣散,连拿起兵器的力气都没了。
可梅虫儿、茹法珍这两个奸佞,非但不想着安抚军心,反而又给萧宝卷出了个馊主意,劝他“诛杀罪臣以振军威”
,想用百官的性命平息将士的不满。
这话很快传到了军中,王珍国、张稷两人本就因屡战屡败心有惶恐,听闻要“杀罪臣”
,更是怕灾祸落到自己头上。
两人私下里一合计,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
他们暗中派心腹偷偷出城,联络上萧衍,表明愿意刺杀萧宝卷,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