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峡谷后,叛军突然从两侧山上滚下巨石,射出密集的箭矢。
唐军顿时乱作一团,互相践踏,死伤无数。
崔乾佑见唐军阵脚大乱,率领精锐骑兵从侧面杀出。
二十万唐军瞬间崩溃,士兵们争相逃命,自相残杀,哥舒翰被叛军俘虏。
潼关失守的消息传到长安,整个京城都陷入了恐慌。
李隆基坐在龙椅上,脸色苍白,他看着下方沉默的大臣,声音沙哑地问:“潼关失守,叛军逼近长安,诸位爱卿,可有退敌之策?”
大臣们面面相觑,无人敢说话。
杨国忠奏道:“陛下,如今叛军势大,长安危在旦夕。
臣以为,不如暂时前往蜀地,待各路兵马齐聚,再回师平定叛乱,这才是上策。”
李隆基见别无他法,只好同意了杨国忠的提议。
他密令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整顿六军,挑选了九百多匹战马,又准备了足够的钱帛。
为了掩人耳目,玄宗还对外宣称要御驾亲征。
天宝十五载六月十三日黎明,天还没亮,李隆基就带着杨贵妃、皇子、皇孙、杨国忠兄妹以及高力士等亲信,悄悄地从延秋门逃出了长安。
他们不敢声张,一路向西狂奔,生怕被叛军追上。
他们走得匆忙,没有带上足够的粮食和水源,将士们又饥又渴,怨声载道。
六月十四日,行至马嵬坡,李隆基打算稍作休整后再继续前行。
可就在这时,驿门外突然传来了震天动地的喊杀声。
高力士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脸色惨白地说:“陛下,不好了!
杨国忠父子被禁军杀死了!”
“什么?!”
李隆基大惊失色,“玄礼呢?他是怎么管的兵?”
话音刚落,御史大夫魏方进站出来说:“陛下,臣出去看看,到底生了什么事。”
魏方进走出驿馆,只见禁军将士们手持兵器,个个怒目圆睁。
杨国忠的级被用枪挑着,悬挂在驿门之上,他的尸体被将士们砍得七零八落。
魏方进见状,气得浑身抖,大声呵斥道:“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擅杀宰相!”
可他的话还没说完,众将士就一拥而上,将魏方进砍成了数段。
同平章事韦见素见魏方进迟迟不回,便出去查看,结果也被乱军殴打,血流满面。
幸好有几个将士认出了他,大喊道:“不要伤害韦相公!”
韦见素这才得以逃进驿馆,向李隆基禀报情况。
李隆基吓得魂不附体,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驿外的将士们还在喧哗不休,喊杀声越来越近。
高力士见状,只好劝玄宗亲自出去安抚将士。
玄宗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拄着拐杖走出驿馆。
“将士们!”
玄宗强装镇定地说:“你们辛苦了。
杨国忠祸国殃民,死有余辜。
如今事情已经过去了,你们都归队吧,朕不会追究你们的责任。”
可将士们根本不听,依旧围在驿馆门口,不肯散去,玄宗又气又急,命陈玄礼来喝止将士们。
陈玄礼却面无表情地说:“杨国忠已经被诛杀,可贵妃还在陛下身边。
将士们担心贵妃会报复,若是不杀贵妃,他们誓不护驾。”
李隆基脸色惨白,摇着头说:“贵妃常居深宫,不闻外事,她有什么罪?你们不能杀她!”
京兆司录韦谔(韦见素之子)跪在玄宗面前,叩头力劝:“陛下,众怒难犯啊!
如今形势危急,若是不尽快处决贵妃,后果不堪设想!
请陛下以大局为重,下决断!”
韦谔磕得头破血流,可李隆基还是犹豫不决。
驿外的喧哗声越来越大,将士们已经开始撞门了。
高力士急忙跑进来,大声说:“陛下,将士们已经闯进来了!
您要是再不决定,他们就要亲自动手杀贵妃了!”
李隆基眼中满是绝望,颤抖着说:“罢了,罢了!
朕……朕顾不得贵妃了。
高力士,你替朕传旨,赐贵妃自尽吧!”
高力士含泪领旨,转身走进内室,扶着杨贵妃向佛堂走去。
杨贵妃知道自己难逃一死,她回头望了一眼李隆基所在的方向,眼中满是不舍和哀怨。
在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