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自己精通彭祖养生秘术,从不轻易传人。
此时的世宗已经年届五十,精力日渐衰退,听闻梁高辅有如此神术,顿时来了精神,早已把陶仲文“清净养心”
的道诀抛到了九霄云外,当即命梁高辅一面传授自己养生秘术,一面炼制神奇药丸。
服药之后,世宗果然感觉精力充沛,仿佛恢复了壮年时的状态,对梁高辅愈宠信,当即封他为“通妙散人”
。
为遂炼丹之愿,世宗下诏在全国搜选三百名童女入宫,交由梁高辅专门采集天癸入药。
可这数量仍难满足炼丹需求,梁高辅一开口,世宗便再度追加遴选一百六十名童女,四百六十余名无辜少女就此被囚于深宫,沦为炼丹的活药引。
这些童女入宫后,平日里无所事事,便被世宗派去醮坛充当役使,或是在西苑供奉香火。
其中有个姓尚的童女,正值豆蔻年华,生得眉清目秀,聪慧伶俐,也被选入了西苑。
一日黄昏,世宗正在醮坛前盘膝而坐,诵读经文,手中拿着木槌轻轻敲击石磬,配合着诵经的节奏。
读着读着,世宗渐渐感到困倦,一阵瞌睡袭来,手中的木槌竟误敲在了旁边的案几上,出一声清脆的异响。
周围的小侍女们大都低着头,不敢直视世宗,有的即使看见了,也吓得大气不敢出,生怕触怒龙颜。
唯有那尚姓童女,年纪尚小,心性单纯,见状竟忍不住失声大笑起来。
这一声笑,如同惊雷般打破了醮坛的宁静,世宗猛地惊醒,循声望去,只见尚童女站在队列中,脸上还带着未散去的笑靥,梨涡浅浅,娇憨可人。
世宗本想厉声呵叱,可看着她那纯真无邪的模样,心中的怒气竟莫名消散了,只是重新低下头去看经文。
可这一次,他再也无法静下心来,目光总是不由自主地瞟向尚童女。
尚童女起初还带着笑意,见世宗频频看自己,顿时面露怯色,连忙低下头,小手紧张地扭弄着腰间的丝带,那副娇羞的模样,更是让世宗心神荡漾。
世宗越看越喜爱,哪里还有心思诵经,当即挥手让众侍女退下,只将尚童女喊到身边。
那些退出去的小侍女们,一个个心惊胆战,都为尚童女捏了一把汗,不知她此番冲撞圣驾,会落得怎样的下场。
尚童女战战兢兢地走到世宗面前,世宗随意问了问她的家世、姓名,便扔下手中的木槌,伸手拉住她的纤手,想要让她坐在自己的膝上。
尚童女又惊又怕,不敢坐下,却也不敢违抗圣命,只能僵在原地。
没等她反应过来,世宗竟伸手捧住她的脸颊,尚童女吓得浑身一颤,急忙想要挣脱,可世宗早已动了心思,起身拉住她的手腕,径直将她拉入了旁边的寝室。
此时的世宗早已服下了梁高辅炼制的丹药,药性作,心神难宁。
他将尚童女抱到榻上,不顾她的惊恐抗拒,强行拉扯她的衣物。
尚童女身形尚未完全育,又素来胆小,此刻只吓得浑身抖,却不敢哭出声、不敢出半分求饶,只能死死咬着唇,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世宗起初还有几分怜悯,可药性翻涌间早已失了理智,全然不顾她的抗拒。
她实在承受不住,只能在枕上微弱哀求,世宗却觉不满,当即推开她,披衣起身,厉声命内侍即刻宣庄妃入殿。
庄妃王氏,入宫之初并未得宠,在深宫中寂寞度日,常常以诗词排遣愁绪。
她天资聪慧,颇有诗才,所作宫词清丽动人,后来被世宗听闻,世宗因才怜色,便召她侍寝。
一夜温存后,世宗对她颇为喜爱,当即册封为妃,后来又加封为贵妃,掌管仁寿宫,宠爱程度不亚于中宫皇后。
庄妃接到诏令,不敢耽搁,连忙赶来。
此时尚童女早已整理好衣物,狼狈地退了出去。
世宗药性未退,心绪难平,见到庄妃,便屏退左右,留她在殿中相伴。
庄妃年逾二十,正是青春鼎盛之时,久未承宠,对世宗也颇有情意。
两人在殿中相处许久,直到世宗药性消退,心神渐定,才各自安歇。
可世宗心中仍对尚童女念念不忘,过了两天,又再次召她前来。
尚童女接到诏令,吓得魂飞魄散,拖延了许久,终究不敢违抗圣命,只能满怀惶恐地前去。
经此之后,世宗册封尚童女为尚美人,不久后又晋封为寿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