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帝之事行着于篇。
若夫武王数殷纣之衅,不能挂其万一;霍光书昌邑之过,未足举其毫厘。
假以中才之君,有一于此,足以霣社残宗,污宫潴庙,况总斯恶以萃一人之体乎!
其得亡,亦为幸矣。
子业虽曰嫡长,少禀凶毒,不仁不孝,着自髫龀。
詈辱祖考,以为戏谑。
行游莫止,淫纵无度。
诛剪无辜,籍略妇女。
手足靡厝。
行秽禽兽,罪盈三千。
——《宋书》
大明八年的盛夏,建康城像被扔进了烧红的铜炉,连风都带着灼人的热气。
景宁陵的松柏在暑气里蔫头耷脑,新继位的刘子业跪在灵前,玄色冕服被汗水浸出深色的痕,可他脸上半分哀戚也无,反倒伸手拨弄起腰间系着的白玉双螭玦。
玉珠相撞的脆响惊飞了柏树上的寒鸦,黑黢黢的影子掠过灵柩前的长明灯,灯芯晃了晃,映得少年天子眼底一片漠然。
“陛下,含章殿来人了。”
内侍的声音压得极低,像怕惊扰了逝者:“太后娘娘又不好了。”
刘子业嗤笑一声,起身时冕旒上的十二串玉珠撞得叮当作响,晃得人眼晕。
“病了便请太医,朕又不是药神。”
他掸了掸衣摆上的灰尘,语气里满是不耐:“摆驾回宫,去宣光殿。”
内侍想劝,可看天子转身时决绝的背影,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谁曾料道,这位新帝刚刚登基,就把“孝道”
二字碾得粉碎。
说起这位少年天子,便不得不提他的父亲——孝武帝刘骏。
那位帝王行事放浪,淫乱无度,对亲长毫无敬畏之心,行事违背人伦纲常,其秽乱之行传闻,早已传遍四方,引得世人非议。
但凡看中的宗室女子或是朝臣家眷,不论亲疏贵贱,总要设法纳入后宫。
甚至将自己的几个堂妹也一并纳入后宫,列作妃嫔。
他大兴土木,挥霍无度,又生性多疑,对朝臣动辄痛下杀手,轻则赐死,重则满门抄斩,早已让朝堂上下人心惶惶。
都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如今刘骏病逝,太子刘子业继位,其行事之荒唐,竟比乃父更胜一筹。
含章殿里弥漫着浓重的药味,王太后躺在铺着白狐裘的锦榻上,枯瘦的手抓着锦被,指节泛白。
三个月前她还能扶着宫女的手,在太极殿为儿子授玺,如今连说话都要歇三歇。
贴身宫女捧着熬好的汤药进来,银匙碰到药碗沿,出细碎的声响。
“他……来了吗?”
太后的声音气若游丝,眼窝深陷的地方望着殿门,像在盼着什么。
宫女屈膝跪下,将药碗搁在榻边的小几上:“陛下……回宣光殿去了,说……说那边还有要事。”
“要事?”
太后猛地拔高声音,又被自己的气呛得剧烈咳嗽,咳得胸口起伏,眼里迸出泪来:“他的要事,就是搂着宫娥喝酒取乐!”
她突然扬手,扫翻了小几上的药碗,褐色药汁泼在鎏金烛台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我怀胎十月,九死一生生下他,原盼着他做个守礼的君主,谁知养出个白眼狼!”
宫女慌忙膝行过去,想捡地上的碎瓷片,却被太后一把攥住手腕。
老妇人的手凉得像冰,指甲深深掐进宫女的皮肉里:“你去……去把那逆子给我叫来!
告诉他,我这就死在他面前!”
宫女吓得脸色白,连声道:“太后息怒,陛下或许是真的忙……”
“忙?”
太后突然松开手,瘫回榻上,望着帐顶绣的缠枝莲纹,声音轻得像要断了:“他心里,早就没我这个娘了。”
她忽然转向妆台,那里摆着支鎏金点翠的银簪,是当年孝武帝送她的定情物。
太后挣扎着要起身,宫女连忙上前搀扶,却见她抓起银簪,尖刃直抵心口。
“我倒要剖开这肚子看看,怎么就生了这么个畜生!”
太后的声音凄厉,震得殿角的铜鹤香炉都嗡嗡作响。
宫女吓得扑上去夺簪,髻上的珍珠步摇摔在地上,滚到熏炉旁出清脆的响。
檀香混着药味漫在空气里,太后看着铜镜里自己枯槁的脸,突然泄了气,银簪“当啷”
掉在地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