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荒淫,最为丑秽,身为帝王,采取美艳,何求不得?乃专於宗族亲戚中恣为奸乱,甚至杀其父、杀其夫而纳之,此千古所未有也。
海陵在位,盖兼齐文宣、隋炀帝之恶而更过之。
自古大兵大役,未有不民怨沸腾、丧国亡身者,海陵既竭天下之力,先筑燕京,次营汴京,工役甫毕,又兴此大众,以极无道之主,行此大肆虐之事,岂有不自其毙者。
——赵翼《廿二史劄记》
天会十三年,年仅十六岁的完颜亶,在宗室重臣的簇拥下踏上丹陛,接受百官朝贺。
这一日,北风卷着雪花掠过宫檐,却吹不散殿内的庄重与期许。
这位由金太宗完颜吴乞买指定的皇位继承人,是金国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嫡长孙,承载着将这个崛起于白山黑水间的游牧王朝推向鼎盛的重任。
此时的完颜亶,眉眼间虽还带着少年人的清澈,却已显露出越年龄的沉稳。
他自幼受汉文化熏陶,通读《论语》《左传》,对中原王朝的典章制度了如指掌。
登基之初,他深知金国虽灭辽破宋,疆域辽阔,却因长期战乱导致民生凋敝,吏治混乱。
朝堂上,宗室勋贵手握重权,各自为政,隐有尾大不掉之势;民间里,百姓饱受赋税徭役之苦,流民遍地,怨声载道。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完颜亶登基次月,便在思政殿召集群臣,掷地有声地定下治国方略。
他效仿唐宋制度,大刀阔斧改革吏治:先是废除“勃极烈”
制度,这套由完颜阿骨打创立的原始贵族议事制度,将权力分散在宗室手中,早已不适应集权统治。
改设三省六部,明确官员职责,选拔有才能的汉人官员入朝任职,打破了女真贵族对官场的垄断。
为了减轻百姓负担,他下令减免河北、山东等地的租税,这些地方曾是宋金交战的主战场,土地荒芜,人口锐减。
他还派人丈量土地,按亩征税,严禁地方官员额外摊派,规定“敢有擅增赋税者,以贪赃论”
。
短短数年,金国境内农业生产逐渐恢复,流民纷纷返乡垦荒,都城会宁府的集市上,来自中原的丝绸、江南的茶叶与女真的皮毛、辽东的人参摆满摊位,人声鼎沸,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史官在《金史》中记载下这段时光:“皇统初,天下无事,百姓滋殖,仓廪有余。”
时人称之为“皇统盛世”
,完颜亶也被百姓誉为“贤明之君”
。
可谁也没想到,这份荣光如同昙花一现,随着一位女子的出现,悄然蒙上了阴影。
这位女子便是裴满氏,出身于女真贵族裴满部,父亲是金国名将裴满达。
她容貌艳丽,性情却极为强势,早在完颜亶为谙班勃极烈(储君)时便嫁给他为妃。
完颜亶登基后,念及夫妻情分,又看重裴满家族的势力,将她册封为皇后。
起初,裴满氏还恪守后宫本分,可看着丈夫每日处理朝政,手握生杀大权,她心中的权力欲望也渐渐膨胀起来。
裴满氏深知,要在后宫立足,甚至影响前朝,必须拉拢朝臣。
她利用完颜亶对自己的宠爱,时常在他耳边吹枕边风,为娘家亲属求官。
裴满达本就战功赫赫,在朝中颇有威望,经裴满氏举荐后,更是被提拔为太尉,掌管全国军事,裴满家族的势力一时无两。
朝中官员见状,纷纷效仿。
想要升迁的官员,不再专注于政绩,而是想方设法巴结裴满氏,有的送金银珠宝,有的献奇珍异宝,甚至有人不惜出卖同僚,换取裴满氏在皇帝面前的一句美言。
一时间,皇宫的偏殿里,每日都有官员借着“探望皇后”
的名义送礼,后宫俨然成了第二个朝堂。
完颜亶起初并未在意,他认为皇后只是偶尔为亲属谋福利,无伤大雅。
可渐渐地,他现事情越来越失控,吏部呈上的官员任免名单中,大多是裴满氏举荐的人;朝堂上讨论政务时,大臣们的意见竟惊人地一致,都朝着裴满氏希望的方向倾斜。
他试图提醒裴满氏,却被她以“陛下日理万机,臣妾不过是为陛下分担些琐事”
为由挡了回去。
更让完颜亶心烦的是立储之事。
他的长子完颜济安聪慧,深得他的喜爱,他早已打定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