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让人架起一口大鼎,锅里的油烧得冒泡,噼啪作响。
他看着被捆在柱子上的石堪,突然笑了:“当年你总跟我说要‘忠君体国’,今天就让你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忠君’。”
石堪啐了一口血沫,破口大骂:“石贼!
你早晚不得好死!”
话音未落,石堪就被扔进了沸腾的油锅。
惨叫声很快被油锅里的噼啪声盖过,这位曾经驰骋沙场的彭城王,转眼就成了一鼎焦炭。
杀了石堪,石虎再没了顾忌。
他派兵闯进崇训宫,逼着刘太后自尽,然后立石弘之母程氏为皇太后。
河东王、镇西将军石生、镇东将军石朗听说石虎大逆不道,逼迫太后自杀,又残杀宗室,愤然举兵,欲讨伐石虎。
石生在关中传檄各州郡,列举石虎罪状,声称“不诛此贼,无面目见先帝于地下”
;石朗则在洛阳誓师,派使者联络周边各镇,约定共讨石虎。
石虎留下长子石邃留守襄国,自己亲率七万马步军直逼洛阳。
石朗虽有忠心,却不善用兵,见石虎大军压境,竟想凭洛阳城死守。
石虎派部将麻秋攻城,自己则率精锐绕到城南,趁夜攀上城墙。
守军还在睡梦中,就被砍了脑袋,洛阳城一夜之间陷落。
石朗被擒时,还在指挥部下抵抗,他看着石虎,骂道:“你这乱臣贼子,迟早会被天雷劈死!”
石虎冷笑一声,让人砍掉他的双脚,看着他在地上挣扎哀嚎,最后才下令斩,尸体扔去喂狗。
攻下洛阳,石虎大军又向关中进,命梁王石挺为前锋。
石生派部将郭权领鲜卑涉璝部两万人迎敌,自己则率领大军屯兵蒲坂。
两军在潼关遭遇,郭权深知石虎军骄横,设下埋伏,待石挺大军进入峡谷,突然下令放箭,滚石擂木如雨而下,石挺军大乱。
郭权亲率精锐冲杀,鲜卑骑兵更是勇猛,把石虎军杀得尸横遍野。
石挺和左长史刘隗都死于乱军之中,石虎一路逃到弘农,清点残兵,现损失过半,战场上尸体绵延三百多里,渭水都被鲜血染红。
就在石生以为胜券在握时,变故突生。
鲜卑涉璝部突然与石虎串通,临阵倒戈反击石生。
原来石虎早就派人给涉璝送去重金和美女,许诺灭了石生后,把关中一半土地给他。
涉璝本就是见利忘义之徒,当即背叛。
石生在蒲坂得知前军有变,又不知郭权已斩杀石挺的捷报,以为大势已去,竟单骑逃到了长安。
郭权收拾残部退守渭水,派人向石生报捷,却得知主帅已逃,军心大乱。
不久,石生命部将蒋英据守长安,自己退往鸡头山。
石虎稳住阵脚后,重新调集大军进攻长安,蒋英虽奋力抵抗,终究寡不敌众,长安陷落,蒋英战死。
石生在鸡头山得知长安失守,想逃往汉中,却被自己的部将杀死,级被献给石虎。
郭权见势不妙,投奔了东晋,关中就此落入石虎之手。
平定石生、石朗后,石虎的权势无人能及。
他终于撕下伪装,把石弘从龙椅上拉了下来,废为海阳王。
他自己站在太极殿的穹顶下,看着阶下跪伏的百官,突然放声大笑:“当年先帝说‘虎当为将,不当为君’,现在看来,他错了!”
石虎篡位,为了掩人耳目,煞费苦心地写下诏书昭告天下:“自王室肇基以来,累经患难,风波未息。
今海阳王自弃其责,置兆民于度外,诚为负愧。
然四海兆民之寄重若丘山,朕德薄才疏,本难负荷,然俯顺舆情,不得不暂膺此任。
然朕深知,非德合天地,不足称皇;非德协神人,不足称帝。
朕德行浅薄,焉敢遽自尊大?遽受帝号?今暂以‘居摄赵天王’自称,不过姑慰众望,暂安时局耳。”
满朝文武大臣,面对石虎的这番说辞,谁敢提出异议?石虎见无人敢违抗,心中暗自得意,当即便以居摄赵天王的名号,登上朝堂,接受众人朝拜。
他昂阔步,意气风地走进大殿,端坐在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宝座之上,扫视着殿下的群臣,眼神中透露出不可一世的威严。
自此,石虎开启了他的统治,改元建武,意在彰显其建立武勋、巩固统治的决心。
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