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第一天的对话刚刚结束,许凝就带回了最新的情报。
代表团团长戴春林在会议上,明确向所有与会国表达了华夏的最终目标——以正式缔约国的身份,加入协定。
并且,华夏方面已经做好了准备,将会在合适的时机,与42个缔约国进行一对一的正式谈判,无论这个过程需要多久,花费多少精力。
这个表态,石破天惊。
它完全超出了西方世界此前的预判。
刘清明清楚,戴春林的这番话,必然与自己之前的提醒有关。
现在,万事俱备。
他答应了卡尔的牵线搭桥,准备亲自去见一见那位阿斯麦公司的总裁,布林克先生。
见面的地点,由卡尔选定。
是一家很有年头的德国啤酒馆。
馆子里人声鼎沸,空气中弥漫着啤酒和小麦的香气。
刘清明带着许凝依约而至。
卡尔已经为他们占好了一个靠窗的座位,布林克就坐在他对面,面无表情地看着窗外。
卡尔起身,为双方做了个简单的介绍。
“刘先生,这位就是阿斯麦公司的总裁,布林克先生。”
“布林克,这位是来自华夏的刘先生。”
刘清明微笑着向布林克伸出手。
布林克看着那只伸过来的手,犹豫了片刻,才有些僵硬地握了一下,然后迅速松开。
“刘先生,你是什么身份?”布林克开门见山,毫不客气。
刘清明并不在意他的态度,从容地坐下。
“我是华夏政府的一名官员,也是这次赴欧代表团的一员。”
布林克审视着他:“贵国政府真的要加入瓦森纳协定?”
“当然。”刘清明说,“十五年前,你们也像现在这样,怀疑过华夏加入WTO的决心,不是吗?”
布林克沉默了。
“听说你很想见我,为什么?”
刘清明通过许凝的翻译,一字一句地说道:“你的公司,阿斯麦,正在与王坚先生的积架公司接触。你们希望能从他那里获得浸润式光刻技术,从而制造出全新的光刻机,一举打败尼康和佳能这些行业巨头。”
“你相信这是未来的正确技术路线,你也相信‘摩尔定律’的魔力,对吗?”
布林克的神情终于变了。
他没想到,眼前这个年轻的华夏官员,对他们公司最核心的战略机密,竟然了如指掌。
“你……不像是传统的华夏官员。”布林克憋了半天,说出这么一句。
刘清明笑了笑:“哦?那传统的华夏官员是什么样的?”
“他们不关心技术。”布林克直言不讳,“他们只关心自己的政绩。他们来到欧洲,是为了拉投资,引进项目,至于投资什么,引进什么技术,他们并不真正关心。”
“从这个角度说,我其实和他们一样。”刘清明坦然道,“我也是为了政绩。如果今天我能达到我的目的,回国之后,我很可能会受到嘉奖,也许还能升职。”
布林克摇了摇头:“不,你不是为了这个。”
刘清明有些诧异:“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这不是一项简单的技术。”布林克说,“浸润式光刻技术,需要投入天文数字的研发资金,而且充满了不确定性,还不一定能成功。一个真正只为了政绩的官员,是绝对不会去冒这种风险的。”
“很可惜,我还真就是个官员。”刘清明说。
布林克似乎抓到了什么把柄,立刻反击:“根据WTO的规定,政府成员不得直接干预正常的商业活动。刘先生,你现在的行为,是违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