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劝你,还是和他们谈一谈。听听他们的意见,再做决定。”
布林克瘫坐在椅子上,大口地喘着气。
“我还有选择吗?”
卡尔放下酒杯,身体再次前倾,压低了声音。
“从广义上讲,那位掌握着浸润式光刻技术的王先生,也是华夏人。”
“德国政府承认这一点,荷兰政府也承认这一点。”
“既然你们愿意和王先生合作,那你现在又有什么可抵触的呢?”
“就因为他们的意识形态?”
布林克艰难地开口:“我无法想象……最先进的技术掌握在他们的手里……那会是整个欧洲的灾难……”
“华夏并不是当年的苏联。”卡尔打断了他,“他们为了加入WTO,和整个西方世界谈了十几年。这本身就代表着,他们愿意遵守我们制订的规则。”
“既然他们愿意在我们的规则下玩游戏,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布林克先生,这只是一场生意。”
布林克沉默了。
理智告诉他,卡尔说得对。
这只是一场生意。
但他内心的骄傲和偏见,却让他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良久,他抬起头,眼里布满了血丝。
“好吧。”
“我也想听听,他们到底想说什么。”
卡尔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张制作精美的名片,用两根手指夹着,轻轻地推到布林克面前的桌子上。
“我的客户,很乐意与你当面沟通。”
“他叫刘。”
京城,西城区发改委大院。
产业司办公楼二楼,机械处的牌子在走廊灯光下显得有些陈旧。
处长高峰端着茶杯,信步走到刘清明的办公室门口。
他习惯性地想推门进去,却在手触到门把手的前一刻,听到了里面传来一阵轻微的、持续的纸张翻动声。
高峰的动作停住了。
他有些诧异。
刘清明不是出国了吗?
整个项目组的人,除了那个刚来的大学生,基本都被他派去做别的临时工作了。
这个时候,谁会在里面?
高峰心里泛起一丝警惕,不是针对人,而是针对规矩。
他没有立刻推门,而是侧耳听了听。
确实有人。
他缓缓地、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地推了推门。
门没有上锁。
一道门缝被悄然推开。
高峰眯起眼睛,朝里面看去。
一个年轻的身影正坐在那张属于刘清明的处长办公桌后。
年轻人低着头,神情专注,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另一只手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什么。
看样子,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门口的窥探浑然不觉。
高峰推开门,走了进去。
木地板发出的轻微“吱呀”声,终于惊动了那个年轻人。
“你是谁?”高峰的口气很平淡,但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年轻人猛地抬起头,看到是处长高峰,脸上闪过一丝慌乱,赶紧站起身。
“处长,我,我是陈默,刚分来的大学生。”
高峰打量着他。
很年轻,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透着一股学生气。
“你就是部里最后一批直招的大学生?”
“是的,处长。”陈默有些拘谨地回答。
“为什么你会在这里?”高峰的目光扫过那张办公桌,“在刘处的办公室里?”
陈默连忙解释:“处长,是刘处长出国前安排的。他让我在这里随时待命,说可能会有事情需要我查资料,方便他随时打电话过来咨询。”
高峰“哦”了一声。
“原来是这样。”
陈默似乎觉得这个理由还不够充分,又补充道:“处长,我知道这可能不太合规矩。要不,我还是去外面的公共办公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