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外的喧闹声越来越近,火把的光芒已经映照到了院墙上。宁御史的额头上冷汗直冒,他知道,一旦让外面的人看到这个符生,事情就真的无法收场了。
“你...”宁御史深呼吸一口气,“说吧,你想怎么办?”
柳芸微微一笑:“很简单。大人只需答应我三件事。第一,明日上朝时为这位符生伸冤;第二,调查澜王府的案子;第三...”
她顿了顿,看向宁夫人:“第三,以后莫要再说那些闲言碎语。”
宁御史和夫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
“一点也不难,对吧?”
柳芸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目光落在宁御史那张写满纠结的脸上。她站在宁府正厅的朱漆雕花屏风前,暖黄的烛光映照在她白皙的脸庞上,为她平添几分神秘莫测的气质。
“大人们是否要提出质询,全凭大人心意。”她轻描淡写地说着,语气里却带着几分玩味。纤细的手指轻轻摩挲着袖口的刺绣,仿佛在把玩什么有趣的玩物。
宁御史坐在太师椅上,眉头紧锁。他的目光不时扫向跪在地上的符生,又时不时瞥向厅外若隐若现的火把光芒。庭院里传来仆从们急促的脚步声,混杂着街坊邻居的喧哗,令人心烦意乱。
这事儿可不简单。
若是那符生先到衙门告发,而他这个提前知情的御史却姗姗来迟才递上弹劾折子,朝堂上下该如何看待?同僚会怎么想?更重要的是,陛下会作何感想?
宁御史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椅子扶手,发出轻微的“咚咚”声。他抬头看了看堂上的香炉,青烟袅袅上升,却驱散不了他心中的阴霾。
“大人在犹豫什么呢?”柳芸缓步走到案几旁,随手拿起茶盏轻轻嗅了嗅,“这茶香不错,可惜都凉了。”
宁御史眼角微微抽搐。这丫头分明是在提醒他,时间不等人。
“柳娘子,此事关系重大,容我...”
“大人们做御史这么多年,难道每次弹劾都要等到证据确凿才敢开口?”柳芸打断他的话,目光如炬。
她放下茶盏,瓷器与木案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烛光下,她的影子拉得老长,几乎要触及符生的衣角。
“御史院设立的意义是什么?”她继续追问,“难道不是为了让朝廷耳目清明,防微杜渐吗?”
宁御史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下意识地扯了扯领口,觉得有些透不过气来。
“就算这事最后证明是谣言,大人这一弹劾也能提醒太子殿下留心身边人。”柳芸正色道,“毕竟,这种谣言为何会传出?太子殿下就真的毫无责任?”
她顿了顿,声音陡然提高:“若此事属实,难道法理要向权势低头?泰朝根基,就是这样一点点被腐蚀的!”
话音未落,外头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似乎是有人在喊:“贼人在宁府!快去看看!”
宁御史猛地站起身,踱步到窗前。透过窗棂,他看到越来越多的火把在街巷间晃动,人影憧憧,喧闹声此起彼伏。
“时间不多了。”柳芸轻声提醒。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