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盖掀开的瞬间,浓郁的鱼汤香气瞬间充满整个房间。母子五人不约而同地探头望去——一锅酸菜豆腐鱼,雪白的豆腐块和金黄的鱼肉相得益彰,翠绿的葱花和香菜点缀其上,汤汁清亮,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三尺。
“你们是去抓鱼了?”柳芸眼前一亮,这个时节能吃到新鲜鱼可不容易。
“是啊,”大郎笑着回答,露出一口白牙,“这两天天晴了,山溪里的鱼都出来觅食。就是挨饿了一个冬季,都瘦了些。”
柳芸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整个冬天除了腌菜和熏肉,就只有些萝卜和南瓜,难得能吃上这样的美味。鱼肉鲜嫩,豆腐入味,酸菜的开胃,让她胃口大开。
饭桌上安静得只剩下咀嚼声,每个人都在专心对付碗里的美食。偶尔有人夹菜时筷子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
吃完饭,韩宇叫来大郎二郎,开始列年货清单。他掰着指头数:“要买年画、对联、蜡烛、香火......”
柳芸抱着四娘靠在椅子上,眯着眼睛消食。炉火的温度正好,让她昏昏欲睡。她在心里盘算着,少阳润他们这会儿应该到京城了。不知道他们在京城过年,会不会也像现在这样温暖。
大郎三兄弟吵着要跟父亲进城采买,韩宇不愿带他们,说路上太冷。直到阿珑提议弄两辆车,一辆装货,一辆载人,父子几人才安静下来。
柳芸听着他们的争吵声,不知不觉睡着了。这些天太累,现在终于把事情都安排妥当,整个人都放松下来。
朦胧中,她感觉韩宇把她扶回房间,还细心地为她擦脸洗脚,塞了暖袋。他的动作很轻,生怕吵醒她。她裹着被子,一觉睡到天亮。
醒来时屋里静悄悄的,男人们都进城去了,只有后院传来小旺财逗鸡的童声。阳光透过窗纸洒进来,在地上投下一片暖融融的光斑。
墨具坊已经放年假,坊间的事有卫默打理,柳芸难得清闲了两天,享受着年关的热闹氛围。她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看着村里人来来往往,互相串门拜年。
今年村里人富裕了,好几家都买了整头猪来杀。从二十四开始,村里就不断传来杀猪声。清晨的空气中飘着肉香,还有炊烟袅袅升起。
村里人轮番请村长吃肉,柳芸都婉拒了。她知道村民们是感激她带来的变化,但她更愿意待在家里,看着孩子们玩耍。倒是韩宇带着孩子们四处串门,还总给她带些好菜回来。
梅菜扣肉、酸菜炖肉、粉蒸肉、红烧肉,一天比一天香。厨房里总是飘着诱人的香气,连过路的人都要驻足闻一闻。
除夕这天,全家都去了大院。院子里挂满了红灯笼,墙上贴着崭新的年画,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大郎看着这一切,感慨说,这是他记事以来第一次两家人一起过年。
“你可能不信,是你爹提议的。”柳芸看着正在写对联的韩宇,对大郎说。韩宇的字虽然不算好看,但写得很认真,每一笔都透着庄重。
大郎一脸震惊,眼睛瞪得老大。他还记得以前父亲的脾气,动不动就发火,谁也不敢靠近。
“阿娘,阿爹真的变了很多。”大郎指了指自己鞋子上歪歪扭扭的补丁,“这是他给我缝的。虽然不好看,但很结实。”
二郎也凑过来,从怀里摸出一条旧头绳,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智慧星君护我”几个字。“阿爹把他的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