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像是找到了勇气,急急开口:“阿娘,他们说我是吃软饭的!说我靠着阿娘才能过这么好的日子!”说着说着,眼圈都红了。
“什么?”韩宇猛地拍案而起,“那些小兔崽子居然敢这么说?我堂堂举人,需要吃软饭?”
“阿爹,你别生气,”三郎赶紧劝道,“他们还说...还说...”
“说什么?”韩宇追问。
“说我们家不正经,”三郎低着头,声音越来越小,“说阿娘不该抛头露面做生意。”
四娘突然插话:“他们就是嫉妒!慕容兰姐说了,那些人就是眼红我们家过得好!”
屋内一时安静下来,烛光在墙上投下摇曳的影子。柳芸看着孩子们各异的表情,心中既心疼又好笑。
“大郎,”柳芸温声道,“做事要有章法,但也要懂得灵活。就像练武,既要有招式,也要能随机应变。”
转向二郎,她继续说:“至于那些闲言碎语,不必放在心上。你阿爹是举人,这是实打实的功名,谁也否认不了。”
“可是...”二郎还想说什么。
“没有可是,”韩宇打断道,“下次谁再敢胡说八道,你就告诉为父,看我不好好教训他们!”
“阿爹!”四娘突然蹦起来,“那我可以打回去吗?上次慕容兰姐教我几招,我学会了!”
“不行!”韩宇和柳芸异口同声。
“为什么?”四娘撅起小嘴,“他们欺负人的时候怎么不讲理?”
柳芸叹了口气:“因为我们要做更好的人。”
“可是...”四娘还想争辩。
“你阿娘说得对,”韩宇难得正经起来,“咱们要以理服人,不能动不动就打打杀杀。”
“那他们要是不讲理呢?”三郎问。
“那就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真本事!”韩宇挺起胸膛,“你们要好好读书,将来考取功名,让那些人自己打脸!”
柳芸看着丈夫故作威严的模样,忍不住笑出声来:“好了,说正事。明天我打算带你们去城里买些书,每人二两银子,想买什么自己拿主意。”
“真的吗?”二郎眼睛一亮,“我想买《算经》!”
“我要买话本!”四娘兴奋地喊道。
“不行,”韩宇立刻否决,“女孩子家家的,要看些正经书。”
四娘立刻泄气,但很快又振作起来:“那我买《女戒》行吗?”
韩宇一时语塞,这本书他也说不出好坏。
“买吧,”柳芸笑道,“只要不是那些不三不四的书,都可以。”
夜深了,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回房。柳芸收拾着桌上的餐具,忽然听见二郎的声音:“阿娘,你说天有多大?”
“这个...”柳芸愣了一下,“我也不知道。”
“那星星为什么只在晚上出现?”四娘也跟着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