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宇看着妻子被问得哑口无言的样子,忍不住笑出声来:“好了好了,天晚了,都去睡吧。这些问题明天再想。”
离开孩子们的房间,夫妻二人回屋相对而坐。韩宇叹道:“孩子们长大了,问题也越来越多了。”
“这不是好事吗?”柳芸笑道,“说明他们在思考。”
“是啊,”韩宇点点头,“不过有些问题,我们也回答不上来。”
“那就一起学习,”柳芸温柔地说,“我们不也在成长吗?”
次日清晨,阿珑早早就驾着马车候在院外。赵氏带着儿子也来了,准备一起进城。
马车缓缓驶出院门,载着一群充满期待的孩子们向城里驶去。晨光中,他们的笑声清脆悦耳,在这个初夏的清晨格外动听。
时光飞逝,转眼已是秋日。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柳芸站在厨房里,手中的菜刀有节奏地敲击着案板,细碎的葱花在刀下翻飞。
院子里传来一阵欢快的脚步声。几个孩子从镇坊的书院回来了,大郎一马当先冲进屋来。
“娘!娘!”大郎兴冲冲地喊道,“卫大人说要带着全家来咱们村住几天!”
柳芸手上的动作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玩味:“哦?卫大人终于想起来了?中秋前就说要来,这都入冬了才想起来。”
韩宇听完一下子来了精神,连忙追问:“当真?卫大人真要来?”
“千真万确!”大郎拍着胸脯保证,“我亲耳听见的。卫大人还在城里采买东西呢!”
韩宇立刻手忙脚乱起来:“那、那咱们得赶紧准备!阿珑!阿珑在哪儿?”
正在院子里喂马的阿珑应声而来:“韩老爷,什么事这么着急?”
“卫大人要来住几天,你快去把卫大人家的院子收拾出来!”韩宇急切地说道。
阿珑看着韩宇就要往外冲的架势,无奈地喊道:“韩老爷,钥匙还在我这儿呢......”
韩宇脚下一个趔趄,差点摔倒。他悻悻地转身:“你怎么不早说!”
一旁的三郎和四娘忍俊不禁,但看到父亲瞪过来的眼神,又赶紧低下头假装认真吃饭。
这时,殷欢从外面跑进来,看到几个孩子憋笑的模样,好奇地问:“大郎,你们笑什么呢?”
大郎机智地圆场:“是在说卫伯伯要来的事。卫伯伯的儿子箭术很好,到时候我们可以一起去山上比试。”
韩宇立刻来了精神:“对对对,你们要好好招待卫家公子。”说着,又开始絮絮叨叨地交代起来。
第二天一早,天还蒙蒙亮,韩家上下就忙活开了。柳芸带着几个孩子打扫院子,韩宇则在门口来回踱步,生怕错过卫家的马车。
远处传来马蹄声时,韩宇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只见卫姜骑在马上,身后跟着两个儿子,再后面是装着夫人和小姐的马车。让人意外的是,他们还带来了一只黑山羊。
“卫大人!”韩宇快步迎上去,“您终于来了!”
卫姜翻身下马,笑道:“一直想来看看,这不终于抽出空了。”
柳芸看着三郎四娘眼巴巴地盯着那只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