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喜。”四娘小声说,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会不会是我阿爹......”
话未说完,一阵尘土扬起,呛得银莲连连后退,掩住口鼻。马蹄声渐渐远去,只留下一地尘埃。
大郎轻轻摇头:“别想太多,专心听课要紧。阿爹那边,自有娘操心。”
四娘应了声,却忍不住又掀开车帘看了一眼,可惜官差的身影已经消失在尘土中。她收回目光,心中却仍在期盼着什么。
柳芸刚端起早饭,郑氏的声音就从外面传来,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三弟妹!快出来!报喜的来了!”
她放下碗,眉头微皱。梦中那个狼狈不堪的身影又浮现在眼前,让她心头一紧。
院门大开,两个穿红衣的官差站在院外,腰间佩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为首的谭明笑着递上一份文书,红绸包裹的文书在晨光中格外醒目。
柳芸接过文书,目光在上面扫过。纸上的墨迹还未完全干透,字迹清晰可见。
韩宇,中举。
她嘴角微微上扬,心中那个不安的梦境顿时烟消云散。所有的担忧都在这一刻化为虚无,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说不出的轻松。
周围已经围满了族人,韩老汉激动得面色通红,身子摇摇欲坠:“我家老三是举人老爷了!”
堂叔伯们忙扶住他,连声恭喜:“老哥,恭喜啊!”“早就知道宇哥儿有出息!”
有几个婶子抹着眼泪,说她们早就看出韩宇不凡:“当年就说这孩子骨骼清奇,果然没看错!”
柳芸收下官府发的二十两赏银,注意到韩老汉眼中闪过的异色。那目光在银子上停留了片刻,又若无其事地移开。
她不动声色地将银子收好,心中暗笑。这些人的心思,她再清楚不过。这才刚中个举人,就有人坐不住了。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韩宇没有辜负她的期望。既然如此,她也愿意继续投资下去。
毕竟,一个听话的举人相公,总比一个流浪的乞丐强。
院子里的喜庆气氛越来越浓,族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要如何操办庆功宴。柳芸站在廊下,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却在盘算着下一步的打算。
她望向远处,阳光正好,万里无云。这是个好兆头,她想。
族中的妇人们已经开始张罗着准备酒席,厨房里传来阵阵香气。郑氏忙前忙后,脸上的笑容就没消失过。
“弟妹,你说老三什么时候能回来?”郑氏一边择菜一边问。
“快了。”柳芸淡淡道,“大概再有两三日就该到了。”
郑氏点点头,又絮絮叨叨地说起家常。柳芸听着,时不时应一声,心思却早已飘远。
她记得韩宇临行前的模样,数月他还因为自己成了秀才高兴得睡不着觉,如今却一跃成了举人老爷。这其中的变化,又有几人知晓?
院子里的喜庆还在继续,族人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柳芸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切,心中却格外清明。
这不过是开始,她想。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但至少,那个噩梦不会成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