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村口的老槐树上,为这个平静的黄昏镀上一层温暖的色彩。
韩老汉站在门口,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往日里对韩宇避之不及的村民们,此刻却像是嗅到腥味的猫儿,一个个围在门前献殷勤。
“老三这是真有出息了!”村长捋着胡须,眼睛眯成一条缝。
“可不是嘛,我就说他不一般。”赵嫂搓着手,脸上堆满笑容。
“智慧星君下凡呐!”李大娘拉着赵氏的手,语气中满是羡慕。
韩老汉听着这些恭维话,心里一时竟有些飘飘然。正要沉浸其中时,他下意识地看向柳芸。只见柳芸站在廊下,神色平静如水。她唇角微扬,眼中却透着几分清醒的冷意。那双漆黑的眸子里,清晰地倒映着门前众人的嘴脸。
“这些人啊...”柳芸轻声自语,声音轻得只有自己能听见。
感受到公公的目光,柳芸微微颔首:“爹,您和娘先招待乡亲们,我带两位大人进屋休息下。”
这一声提醒,让韩老汉猛然惊醒。他连忙应道:“好好好,你快请官爷们进去。那赏银...”
“爹放心,我会收好的。”柳芸的声音依旧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文氏已经手忙脚乱地把家里所有的点心糖果都搬了出来,连平日里舍不得动的那罐蜜饯也端了出来。韩老汉忙招呼着几个被恭维得晕乎乎的女人们,把这些东西分发给村民们。
堂屋内,柳芸将谭明二人引进来,奉上刚泡好的龙井。茶香四溢,驱散了些许暑气。她将赏银双手奉上,动作恰到好处,既不谄媚也不倨傲。
“两位大人远道而来,不如留下用饭?”柳芸温声问道,眼角余光瞥见院子里已经挤满了人。
谭明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看了眼门外熙熙攘攘的人群,婉拒道:“改日吧,柳娘子若来镇坊,再请我们吃酒。”
送走两位官差,村民们反倒更放得开了。三三两两地挤进堂屋,你一言我一语,说着韩宇从小到大的事。
“记得老三小时候就聪明,三岁就能背三字经了。”
“是啊是啊,我家那小子跟他一般大,现在还认不全字呢!”
柳芸不动声色地听着这些话,心里却清楚得很。这些人中有多少当年看不起韩宇,说他是个废物的?如今见他有了出息,一个个倒像是多年的知己一般。
直到夕阳西下,人群才渐渐散去。郑氏和穆氏跟着卫默回了墨具坊,韩峰也被厂里叫走,最后只剩下韩老汉和文氏夫妇。
“可累死我了!”韩老汉瘫坐在椅子上,抹着额头的汗,“这些人,太过了...”
柳芸看着他疲惫的模样,轻声道:“爹,今晚到我家开吃吧,等韩宇回来再商量要不要摆宴席的事。”
夜幕降临时,大院众人陆续回来。厨房里,柳芸亲自下厨,炒了几个家常菜。锅铲翻炒的声音中夹杂着欢声笑语,一派祥和。
“弟妹,这红烧肉真香!”韩峰咬了一口肉,眼睛亮晶晶的。
“慢点吃,还有呢。”柳芸笑着又给他夹了一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