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兄妹几个挤出人群,站在院子里看着天空发呆。阳光明媚,白云悠悠,仿佛连天气都在为他们家的喜事增光添彩。
“阿爹终于有出息了!”四娘握着小拳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她记得村里人是怎么笑话他们家的,如今可算是扬眉吐气了。
“以后阿爹该少挨打了。”大郎和二郎窃窃私语,想起从前阿爹被打的场景,心里还是有些发酸。
三郎最是心急,拉着小旺财就往村口跑:“走,等阿娘阿爹去!”他一边跑一边流口水,记得阿娘临走时答应要给他带好吃的。
马车渐近村口,柳芸却不知道,等待她的将是全村人的祝贺。她望着越来越近的村口,心中泛起暖意。
这一路走来,她和韩宇经历了太多。从当初的不被看好,到如今的扬眉吐气。想到即将到来的院试,她的心里既期待又忐忑。
马车缓缓驶入村口,远远就看见一群人聚在那里。三郎和小旺财站在最前面,一看见马车就欢呼起来:“阿娘回来啦!阿爹回来啦!”
山坳口传来马车轱辘的声响,碎石子被车轮碾过发出细碎的声音。初春的阳光透过树梢洒落,在泥土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小旺财和三郎像两只欢快的小鸟,一路飞奔回村,脚下带起阵阵尘土。他们的嗓音清脆响亮,在山谷间回荡:
“回来啦!阿爹阿娘回来啦!”
大郎正在自家院门口逗弄一只花猫,听到弟弟们的喊声,立即扔下手中的树枝。二郎也从屋后的菜园里探出头来,两人不约而同朝村口狂奔。
村中铜钟下,阿珑和殷欢正在温习功课。阿珑手中握着一本破旧的《三字经》,殷欢则专注地在石桌上写写画画。听到喊声,两人同时抬起头来,目光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阿珑将书本往石桌上一搁,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铜钟前,抬手就敲响了沉寂已久的大钟。
“咚——咚——咚——”
悠扬的钟声在村中回荡,惊起一群栖息在屋檐下的麻雀。殷欢手脚麻利地从石凳下抽出一面红布横幅,将一端递给阿珑,两人迅速展开。
村民们纷纷从屋里走出,有人扛着大鼓,有人提着铜锣。妇人们擦着手上的面粉,孩子们追逐打闹,热闹非凡。
马车上,柳芸正靠在软垫上闭目小憩。春日的暖阳透过车窗洒在她的脸上,为她添了几分慵懒的气息。忽然,韩宇轻声问道:
“娘子,你可听见什么声音?”
她缓缓睁开眼,支起身子仔细聆听。远处隐约传来锣鼓声,且越来越近。她微微蹙眉,心中疑惑。
马车一出山坳,“砰砰”两声,炮仗在空中炸响。柳芸被吓了一跳,下意识抓紧了身边的软垫。她急忙掀开车帘往外看去,眼前的景象令她瞠目结舌。
村口的歪脖子老槐树下挤满了人,村民们摩肩接踵,簇拥在一起。最显眼的是一面大红横幅,上书“欢迎秀才公韩宇归乡”几个大字,在风中猎猎作响。
横幅下方,大郎正卖力敲打着一面巨大的鼓,“咚咚”声震耳欲聋。他的额头上已经沁出细密的汗珠,却依然神采奕奕。
韩氏老屋的人们手持彩带,欢快地舞动着。文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