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赵氏将自己准备的床帐挂好。柔软的被褥和厚实的帐子,让这个破旧的空间多了温暖。窗边摆上一张小桌,再放上几个软垫,倒也有了几分居家的味道。
“娘,这里真好!”小旺财蹦蹦跳跳地跑进来,兴奋地转着圈,“比以前住的地方大多了!”
赵氏眼眶微红,轻轻摸了摸儿子的头。从前在卫家,母子俩挤在狭小的杂物间里,连转身都困难。如今虽然房子破旧,却是真正属于他们的家。
日子就这样慢慢过去。
赵氏每天在柳芸家干完活就能回家,比起从前那种随传随到的日子轻松太多。闲暇时刻她又开始绣花。村里的妇人们见她绣工不错,时常送些鸡蛋菜蔬来换她教授绣活。
倒是小旺财,这孩子像条活泼的小鱼,三两下就游进了村里孩子们的圈子。他天性活泼,又爱说爱笑,很快就和村里的孩子打成一片。
“娘!娘!”这天,赵氏正在主家的厨房做饭,小旺财抱着一堆东西冲进厨房,差点撞到正在烧火的赵氏,“婶子们都说想学绣活呢!”
柳芸刚从后院练完箭回来,就看见簸箕里堆满了鸡蛋、青菜和豆腐。她拿起一个鸡蛋端详,蛋壳光滑圆润,一看就是村里人精心挑选的。
“看来我们小旺财在村里很受欢迎啊。”柳芸笑着揉了揉小家伙的脑袋,“这些都是婶子们给的?”
小旺财眼睛亮晶晶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嗯!李嫂说娘的绣活好看,想跟娘学呢!还说要给我们送鸡蛋!”
赵氏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都是村里人客气...”
“赵氏,这些菜容易坏,今晚就一起做了带回去吃吧。”柳芸说着走到水缸边洗脸。温热的水抚过脸庞,让她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
突然,一个念头闪过脑海。
“赵氏,你会做一种名曰‘蓬糕’的吃食吗?就是用鸡蛋、面粉和糖烤出来的那种。”
“奴婢没听说过着名字,但可以试试。”赵氏迟疑了一下,“只是...这样的吃食,奴婢从未见过...”
柳芸立刻掏出二两银子,“去买材料试试看,缺钱再问我拿。我记得集市上有卖糖的,明日你去多买些回来。”
韩宇恰好进门,看见这一幕差点没站稳。他揉了揉眼睛,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娘子,二两银子?什么吃食这么金贵?”他酸溜溜地说,“要不我给你做?我可是...”
柳芸白了他一眼,打断道:“就你那厨艺,还是省省吧。上次你煮的粥,我至今记忆犹新。”
韩宇讪讪地摸了摸鼻子,不再说话。他想起那次煮粥的惨状,确实不好意思再逞强。
“开饭了!”她朝院子里喊了一声。
孩子们闻声而来,饭桌上很快热闹起来。大郎和四郎有说有笑,三郎则不停地给弟弟夹菜。二郎依旧抱着书本,一边吃饭一边念念有词,活脱脱一个小书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