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
“还有县衙另外补贴的二十两,你们是打算全吞了不成?”
此言一出,人群瞬间沸腾。原来除了收的学费,还有这么多补贴?
难怪学院要停学整顿了?还以为就是因为夫子卖题的事呢!
听到县令的这些话,柳芸和韩宇对视一眼,默契地调转马车往后退。
果然,不一会儿功夫,沈氏宗祠那边就乱成一锅粥。大家撞开大门冲了进去,有人扔鞋子,有人掷木头,还有人往沈氏族老身上吐唾沫。
“还我银子!”
“骗子!”
“打死这些害人精!”
眼看着事态越发混乱,县衙的衙役们开始维持秩序。柳芸从马车中望向远处,看着这一幕混乱,若有所思。
“韩宇。”她突然开口,“你说,县令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提到朝廷补贴的事?”
韩宇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你的意思是……?”
“这事没这么简单。”柳芸看着远处的混乱,轻声说道,“先回去吧,接下来有好戏看了。”
马车缓缓驶离,留下身后此起彼伏的怒骂声。银莲趴在车窗边,看着渐渐远去的人群,小脸上写满了困惑。
郑氏握着女儿的手,叹了口气:“银莲啊,这次的书院怕是去不成了。”
“不。”柳芸突然说道,“事情还没定论呢,等几天再说。”
闹事的人群在沈家发泄完脾气也没得到个说法,又转头去找县令出头。
县衙广场上人头攒动,喧嚣声此起彼伏。几个官差站在台阶上,神情慌乱地看向身后的县令大人,却迟迟不敢上前平息混乱。
县令站在高处,目光扫过拥挤的人群,眉头微蹙,不知在等待什么。直到看见沈氏家族的几个管事人出现在广场边缘,他才开始正视眼前混乱的人群。
“去,请沈氏的人来帮忙维持秩序。”县令转头吩咐身边的衙役。
不多时,沈氏族人分散在人群中,三三两两地疏导着百姓。眼见场面渐渐平静,县令这才挥了挥手:“把闹事的人都带下去。”
官差们如梦初醒,连忙上前抓人。
马车内,柳芸靠在软垫上,透过车窗看着这一幕闹剧。她的手指轻轻敲击着车窗框,眼中带着几分讥诮。
“这位县令倒是会借力打力,”她轻声说道,“让沈氏自己出面平息民愤,既给了沈氏面子,又让百姓觉得沈氏讲理。”
韩宇坐在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娘子说得对。这位县令虽然初来乍到,但处事圆滑,确实有两把刷子。”
柳芸抽回手,目光落在广场中央。县令正站在那里宣读命令,他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字字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第一,因特殊原因,前几日的考核成绩全部作废,沈氏家塾将重新通过抽签方式选出五十名免费入学名额。”
人群中发出一阵欢呼。
“第二,县衙鼓励有实力的富户出资再开办其它惠民书院。”
又是一阵叫好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