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莲对大人们的焦虑浑然不觉,拉着四娘就往屋里钻,叽叽喳喳地说起今天在村里听到的各种传闻。
四娘虽然跟着银莲进了屋,但小耳朵一直竖着,生怕错过外头大人们的谈话。她听见娘亲说什么“骗子”、“银子”之类的话,心里也跟着七上八下的。
“都先别着急。”柳芸示意丫鬟给两人倒茶,“现在事情还不清楚,等明早去镇上再说。听说县令都惊动了,这事不会就这么算了。”
韩峰一听要去镇上,立刻说道:“明早我也跟你们一块儿蹭。这事关系到银莲的前程,我得亲自去看看。”
郑氏拉着柳芸的手,欲言又止:“就是要麻烦三弟妹了,沈家庄那边我们都不认识人...”
“这有什么好麻烦的。”柳芸轻轻拍了拍郑氏的手背,“你们先回去休息,明早一起去镇上。”
送走韩峰一家,柳芸回到屋内,眉头紧锁。屋里的油灯摇曳,在墙上投下晃动的影子。
“这事儿可没这么简单。”她轻声说道,目光落在窗外渐暗的天色上。
“可不是。”韩宇终于收起了那副夸张的表情,正色道,“学院的个别夫子卖题,竟然牵连到整个学院要关门?这里头有问题。”
“你也觉得蹊跷?”柳芸转身看向他。
“那是自然。”韩宇一脸笃定,在屋内来回踱步,“青禾镇的官差什么德性,咱们还不清楚?平常连命案都懒得管,这次倒来得这么快。而且...”他压低声音,“我听说前两天有几个陌生人在沈氏宗祠附近转悠。”
“看来背后另有其人。”柳芸若有所思,“你让人去打听打听,那几个陌生人的来历。”
夜色渐深,院子里传来虫鸣声。柳芸坐在灯下,翻看着手中的账本,试图从中找出些蛛丝马迹。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院外就传来敲门声。韩峰一家已经等在那里,郑氏还特意给银莲梳了个整齐的发髻。
一行人坐上马车往镇上赶,路上谁都没说话。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去,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息。
马车在颠簸中前行,银莲偷偷掀开车帘一角,好奇地打量着沿途的景色。这是她第一次去镇上,要不是为了这档子事,该是多么令人期待的一天。
到了沈氏宗祠外,已经围了不少人。有抱着孩子的妇人,有拄着助行杖的老者,还有拎着农具的壮年男子。人群中不时传出愤怒的议论声。
柳芸让银莲和郑氏留在车上,韩宇和韩峰去打探消息。
没过多久,两人就回来了。韩宇的表情很不好看。
“沈氏族人一个都没露面。”他摇头道,“大门紧闭,连个说法都不给。”
韩峰还在气头上:“这哪成?大家伙都等着要个说法呢!这么多人的学习机会,还有血汗钱,难道就这么白白打了水漂?”
人群中的怒火越烧越旺,有人开始砸门,有人高声叫骂。就在局势即将失控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
县令终于来了。
只见他冷着脸,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沈氏族学好大的胆子!朝廷拨的一百两补贴,不好好办学,竟然中饱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