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郎,我们去拜访一趟沈氏的夫子吧。”柳芸提议道,“探探口风,他们对考核的事应该很清楚。”
韩宇点头,驾着马车直奔沈家庄。路上,他们看到不少背着书箱的学童,都是为了大比做准备。
沈家庄的两位夫子见是大儒弟子登门,态度格外热情。他们将韩宇夫妇迎进书房,奉上香茗。
“韩公子若是为令外甥女求学,直接送来便是,何须参加大比?”其中一位看起来一脸精明的夫子笑着说道。
韩宇婉拒了这份好意,只是旁敲侧击地打听了今年的考核内容。两位夫子虽然没有明说,但话里话外透了不少讯息。
回程路上,柳芸看着丈夫得意的神情,不禁莞尔:“你倒是聪明,既不欠人情,又打听到了消息。”
“银莲的功课一向不错,只要知道考什么,必然能考上。”韩宇一脸骄傲,对自己的外甥女信心满满。
很快到了二月初二大比这天,广场上人头攒动。参加考试的学童们个个神情紧张,有的在默默背诵,有的在相互讨论。
柳芸牵着银莲的手,看着她从抽签箱里抽出一个签子。银莲的手有些颤抖,但眼神坚定。
“翌日清晨的场次。”银莲小声说道,紧紧攥着那张签子。
“要留下看看吗?”柳芸温柔地问,轻轻拍了拍银莲的肩膀。
银莲摇摇头:“我想回家再看看书。”她的声音很轻,但充满了决心。
谁知她们刚离开不久,广场上就闹了起来。原来那两位夫子竟私下贩卖考题,被人告发了。衙门的差役将两人押走时,围观的人群议论纷纷。
“这些人真是太贪心了。”
“可怜那些买了考题的学童,这下全完了。”
柳芸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眼前这个不停拍着胸脯的男人让她头疼不已。窗外隐约传来些许人声喧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不安的气息。
“我就说这几日心神不宁,连续做了好几天噩梦,果然出事了!”韩宇一边说着,一边来回踱步,脚步声在安静的屋内格外刺耳。
柳芸抬手制止了他的絮叨:“现在说这些已经于事无补。”她转向站在一旁的阿珑,“明天的考校还继续吗?免费入学的事情现在是什么情况?”
阿珑面露难色,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我离开时,沈氏宗祠外围满了来讨说法的村民。买了题的考生今年的成绩肯定是要作废了,听说沈氏书院因为这事受牵连可能要停学整顿,有人因为一早就交过学费怒斥沈氏书院欺骗乡亲。闹得不可开交,这事怕是一时半会定不下来。”
话音未落,院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夹杂着女人焦急的呼喊。
“三弟妹!三弟妹在家吗?”
韩峰和郑氏匆匆赶来,衣衫不整,显然是一路小跑过来的。身后还跟着一脸懵懂的银莲,小姑娘倒是一点都不着急,蹦蹦跳跳地跟在后面。
“三弟妹,这可怎么办啊?”郑氏一进门就急得直跺脚,脸上的汗珠顺着下巴滴落,“那可是我们好不容易攒下的五两银子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