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背诵完毕,四娘不等夫子们询问,就主动解释道:“这首诗讲的是朋友之间的情谊。木瓜、木桃、木李都是普通的果实,而琼琚、琼瑶、琼玖则是珍贵的玉器。诗中的“我“用珍贵的礼物回报朋友的普通礼物,不是为了还礼,而是为了表达永远的友好之情。这首诗教导我们要珍惜友谊,以诚相待。”
更让夫子们惊讶的是她对诗意的理解,不但说出了字面含义,还体会到了其中的情谊之道。她的解释深入浅出,展现了超越年龄的洞察力。
三位师父相视发愣,显然没想到这个小姑娘竟有如此见地。他们的眼中闪过赞许的光芒,似乎对四娘的表现非常满意。
“不错,不错。”沈夫子点头称赞,“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很到位。那么,你认为这种友谊在现实生活中容易实现吗?”
四娘思考了一下,然后回答:“回禀夫子,这种纯粹的友谊在现实中确实不易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复杂,有时会掺杂利益和其他因素。但我认为,这首诗给了我们一个理想,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并努力去追求。即使无法完全做到,也能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加真诚和美好。”
夫子们听完,眼中的赞许之色更浓了。他们没想到一个小姑娘能有如此深刻的见解。
“那么,你平时如何对待朋友呢?”另一位夫子问道。
四娘微笑着回答:“我会尽力帮助朋友,分享快乐,分担忧愁。但我也明白,友谊需要双方共同维护。我会诚实待人,也希望朋友能以诚相待。如果有误会,我会主动沟通,努力化解。”
夫子们听完,不禁点头赞许。这个小姑娘不仅有学识,还懂得将所学应用到生活中,实在难得。
韦夫子站在一旁,目光在四娘身上打量了一番。这个小女孩虽然衣着朴素,但眉眼间透着一股灵气。他指向一旁的书案,“你难道不懂写字么?那边有纸笔,写一篇给我看看。”
“好的,夫子。”四娘乖巧应答,声音清脆悦耳。
她转身走向书案,小小的身子跪坐下来。书案对她来说有些高,她不得不微微挺直腰背才能看清桌面。阳光从窗棂间斜斜照进来,将她的侧脸镀上一层淡金色的光晕。
四娘动作熟练地取过砚台,一手扶着墨锭,一手执着端正的姿势研墨。清水滴落在砚台中,发出轻微的“叮咚”声。她专注地研磨着,直到墨汁浓稠适中。
提笔蘸墨时,四娘的手有些微微发抖。这可是她第一次在外人面前写字,心里难免紧张。深吸一口气,她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笔尖在宣纸上游走,留下一个个略显稚嫩却工整的大字。她写的是《论语》中的一小段,每一笔都格外认真。遇到一个难写的字,她机灵地画了个圈,这是阿爹教她的办法。
写完后,四娘的手腕有些酸痛。她强忍住想揉手腕的冲动,轻轻放下毛笔。抬头时,发现三位夫子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书案旁,正低头查看她的字迹。
“请先生过目。”四娘恭敬地退到一旁,心里忐忑不安。
她知道自己的字写得并不好,可阿爹阿娘的字也不怎么样,指导她的内容到此为止。想到这里,她不由得咬了咬下唇。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