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垂头丧气。
他们连和夫子说上几句话的机会都没有。空气中弥漫着失落和沮丧的情绪,仿佛一层厚重的乌云笼罩在众人头顶。
银贵是最后一批出来的,他详
细说明了考核的过程,还提到夫子在他名字旁画了个勾。这个消息让其他孩子羡慕不已,纷纷围上来询问细节。
柳芸心中一紧。环顾四周,发现参加考核的女孩寥寥无几,加上银莲和四娘也就三个。难道这些夫子对收女学生有偏见?她秀眉微蹙,开始思考对策。
正当她思索对策时,第二轮考核开始了。四娘和三郎也在其中。兄妹俩站在一起,互相鼓励着。
“勇敢四娘,向前冲!”四娘给自己打气,小拳头紧握。
“勇敢三郎,向前冲!”这小子照葫芦画瓢,脸上露出坚定的表情。
兄妹俩相视一笑,昂首阔步走进了学堂。他们的背影看起来那么坚定,仿佛能征服一切困难。
不一会儿,一个小姑娘哭着跑了出来,说夫子太凶,把她吓住了。她的哭声打破了院子里的宁静,引来了其他人的注目。
有人安慰她,有人则默默低下了头,似乎看到了自己可能的未来。
柳芸观察着这一切,心中已有了计较。看来是按性别分批考核,女孩优先。那么下一个应该就是四娘了。她暗自祈祷,希望四娘能够表现得好一些。
果然,四娘的名字很快被叫到。只见她稳步上前,行礼问好,举止落落大方。她的每一步都走得很稳,仿佛对自己充满信心。
“韩家村韩清芷,拜访了三位先生!”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充满朝气。
小姑娘梳着单圆髻,头戴粉色布巾,两条发带随风轻摆,既不失女儿家的秀美,又透着几分英气,让人不由得多看几眼。
她明亮的眼睛中闪烁着好奇与灵气,让严肃的夫子们都不禁为之一动。
“读过书吗?”夫子开口问道,语气比之前温和了些。
“会写字吗?”另一位夫子接着问。
“可会作画?”第三位夫子也加入了询问。
四娘认真听完问题,才开口答道:“回禀夫子,我研习过儒家经典,也略识几个字。至于作画,因手还嫩,只学了些皮毛,生怕让夫子见笑。”
她的回答既谦虚又不失自信,恰到好处地展现了自己的学识。
她说着露出一个调皮的笑容,惹得两位助教也不由侧目,驱散了考场的紧张氛围。
沈夫子突然开口:“既读过论语,可知“学而不思则罔“下句为何?”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似乎在考验这个小姑娘的真实水平。
四娘没有丝毫犹豫,她的回答快速而准确,让夫子们眼前一亮。
三位夫子交换了一个眼神,又问她可会背诗经。他们似乎想进一步测试这个小姑娘的能力。
四娘想了想,“那学生背一首《木瓜》吧。”她的选择让夫子们有些意外,因为这首诗并不是最常见的选择。
清脆的童声在堂中回荡,将这首咏叹友情的诗句演绎得韵味十足。四娘的声音抑扬顿挫,仿佛将诗中的情感完美诠释。整个考场仿佛被带入了诗的意境中,连空气都变得清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