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和管事,纵横乡里,称霸一方,欺男霸女,作恶多端。
万历二十二年七月,董份病重,其长孙董嗣成主持家业,为给祖父积阴德祈寿福,宣布董府佃户,可低价赎回此前被质押的田地..:
不想此言一出,湖州哗然。
范应期垂涎董府良田久矣,听到消息,立即叫人假扮佃户,或者威逼佃户出面赎回田地,再低价转卖给范府。
佃户不同意,与范府家丁发生冲突,死伤十馀人.::
湖州哗然,上千名百姓围攻范府。
董嗣成见事情闹大,连忙宣布停止低价赎回田地。原本满怀希望的佃户贫民上千人,无不愤然,冲进董府,打砸烧抢..:
两案一出,东南哗然。
时浙江巡抚王汝训和巡按御史彭应参接报赶往湖州,处理此事。
闻到两人到来,湖州百姓拦路告状,控诉范家不法,上诉状者上千人,遮道陈,填塞途巷。」
黄道周和袁枢大吃一惊。
「范家这是做了多少恶,这才引得湖州满城百姓痛恨!」
袁可立鄙视又无奈地笑了笑,继续说:「王丶彭传官牌给乌程知县张应望,派差役把范应期拘捕...不想范不堪其辱自缢而死,子范汝讷服毒而亡。
万历二十二年十月,范妻吴氏在范家亲朋好友的支持下,赴京诉冤。范应期在朝中还有不少门生故吏,以及其他别有用心浙籍官员,暗中使力,状子被呈到皇帝御前。
神宗皇帝大怒,传诏将彭应参丶张应望下狱,削职为民,流放边地。
王汝训等俱削籍为民。
连举荐王汝训丶彭应参的吏部尚书孙不扬孙公丶都御史衷贞吉衷公等均受牵连,案件震惊朝野。
更让人心忧的是从抚按到知府知县衙役,几乎全部被问罪,所涉大小衙门官员无敢再有过问此案者。
而百姓依然状告不止,民愤积蓄,如洪水堰塞,继有酿成更大民变的风险。
朝廷几经商议,最后派时任苏州推官的老夫去审结此案。」
黄道周和袁枢大惊:「原来是老师/父亲审结此案。
敢问老师/父亲是如何审结此案的?」
袁可立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温酒,「不急,待老夫徐徐道来。」
「老夫一番实地勘查,不仅查得范应期父子在湖州作恶多端,证据确凿。其父子死因也透着诡异。
乌程知县张应望虽然把范氏父子收监,可两人身份,谁也不敢轻怠...为何会一个不堪其辱自缢,一个愤而自杀?
老夫当时查到,可能有人想把事情闹大,于是拿了范氏父子做了祭旗的..:
不过幕后黑手是谁,目的何在?老夫不得而知,没有实证,只好不了了之。
此外,老夫查得董家田产或抵债,或低价收买丶或接受投献而来,尤其是抵债和低价收购者占七成。
这里面的门道就深了。总之数千百姓或沦为董家佃户,或一贫如洗,艰难度日。
董家愿意以低价让佃户和贫民赎回田地,百姓们欣喜若狂...为了筹集赎金,佃户和贫民们或四处借贷,或质押为数不多的家产::,满心期盼下,信誓旦旦的董嗣成突然言而无信,这些佃户和贫民不仅失望,还背上一身债务,如何不愤怒!
但董丶范两家仗着神宗皇帝严惩了王汝训丶彭应参等官员,得势不饶人,要求官府严惩参与打砸抢的乱民..:
老夫顶住压力,认为事出有因丶法不及众,劝董丶范两家见好就收,否则再酿成大祸,皇上严惩的就是董范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