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女生同人 > 自带AI,我教崇祯做昏君 > 第121章 名动天下的才子

第121章 名动天下的才子(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离婚六年,我成神医,你哭什么? 神女难传 四合院:收徒变强,我能百倍返还 完美世界之重瞳无敌路 斗罗:契约魂兽,吾乃御兽天尊 起猛了,夫人她好像手撕厉鬼了! 这个导演睚眦必报 借阅诸天法,鼎镇天下仙 制霸异界的被动怪 1992:从养猪开始

“干度兄客气,幸会,幸会!”

在场六七人,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俊杰,辈分没有高低之分。

按读书人的习惯,座次先论师承尊卑,次论进士举人,再次论甲第名次,最后才论官位品级。

所以这些中,应当以今科探花吴伟业为尊。

然而,陈子龙引见了一圈,最后才轮到张溥,尊崇之意十分明显。

不问可知,张溥名望之高,已力压所谓的习惯,隐隐成为众人的领袖。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早在魏忠贤还当权的时候,张溥便领衔成立应社,治五经、研讨制义,被戏称“应社应社,一应中式”。

后将应社改为复社,于天启六年,以“太仓义举”,一举驱逐阉党骨干顾秉谦,震动朝野。

所做《五人墓碑记》,更被争相传抄,洛阳纸贵。

一时间,江南年轻士子争相结交,甚至顶礼膜拜。

今科复社四五人考上进士,张溥跻身翰林庶吉士,声望更是高得吓人。太仓复社的名头,恐怕要盖过东林书院。

陈子履在广西闯下的小小名头,在复社党魁面前,根本不够看。

张溥说出“久闻大名,不胜欣喜”八个字,的确算很客气了。

刘靖之消息灵通,自然知道这一点,互相引见的时候,一副荣幸之至的样子。很快,便与复社众人打成一片。

众人品香茗、评时事、论战局。

眼见天色不早,张溥又让小二换上酒菜,推杯换盏,自不必说。

陈子履竖起耳朵倾听,探到不少真消息。

原来朝中大臣对吴桥兵变,已隐隐分为两派。

一派主剿,以雷霆万钧之力,剿灭李九成、孔有德部;

山东巡抚余大可、登莱巡抚孙元化一派,则主张以招抚为主,派遣使者劝说东江叛军悬崖勒马,以止刀兵。

席间,张溥高谈阔论,才情气度俱佳,令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刘靖之本就有攀交之心,脸上满是陶醉之色。

陈子履却始终有戒心。

于是一直多听少说,谨言慎行。

散席之后,拒绝了同往别苑,促膝夜谈的好意,拉着刘靖之返回官驿。

孙二弟、林舒等人听说里面一屋子翰林,甚至还有新科探花,都惊讶得连吐舌头。

个个心想,里面好几个储相呢,老爷以后的官运啊,看来要一路亨通了。

陈子履却不觉得是多大的好事,回到房间,又和刘靖之继续聊贵县政务,不论其他。

刘靖之渐渐缓过劲来,忍不住问道:“顺虎兄对复社诸子,似乎有些成见?”

“没有。”

陈子履深知,陈子龙、吴伟业都是有气节的人,哪怕清兵打到江南,亦敢举兵抗清,宁死不降。

未来几年,复社的声势会越来越壮,渐渐取代东林,成为崇祯朝最大的“在野党”。

然而他更知道,朝中痛恨复社之人无数,且崇祯皇帝最忌臣下结党。

所以,与复社走得近,固然好处多多,却容易戴上同党的帽子。

招政敌嫉恨,招皇帝猜忌。

陈子履宁可慢慢蹉跎,也不愿早早卷入党争漩涡,是以不咸不淡,应酬一番就算了。

“复社诸子都是名士,只是……我又不是江南人士,偶然遇到,人家只是与我客气罢了,又何必太在意呢。”

刘靖之上下打量了几眼,忽然长声叹道:“顺虎兄啊顺虎兄,我真看不透你,到底你想要的是什么。为兄劝你一句,京城可不比广西,切勿胡乱树敌呀!”

“靖之兄金玉良言,子履记下了……”

-----------------

第二天,刘靖之返回客栈,陈子履再次打发孙二弟去找马车。

明言不论价钱,多贵都雇。实在不行,花钱买一辆。

男人走路,女人坐车,尽快离开临清这个是非子地。

然而还没到中午,便有帖子送到了官驿。

帖子是张溥发来的,言词恳恳,邀陈子履到茶楼再叙。

陈子履踌躇半天,觉得不能太得罪这个大佬,只好勉强赴约。

到了地方,见只有张溥、二人在场,心情更不轻松。

很明显,陈子龙是被拉来作陪的,主角还是张溥。

“我只是个从五品闲官,他刻意拉拢,到底要干什么。莫非,他有踢人入社的大瘾,一见到年轻官员就手痒?”

陈子履想到这一层,言词更是谨慎,绝不露出半点攀附之意。

张溥似乎没有那层意思,聊来聊去,都没和入社扯上半分。

陈子龙对广西水灾,还有灾后治理,感到非常好奇。

因为在时人看来,灾后最忌大兴土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娘子—媚乱天下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 明中祖:朱慈烺 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 汉末小人物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我去明末救义士 三国之再世诸葛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