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百两银票。
钦差哈哈大笑,嘱咐赶紧回贵县交接,最好两个月之内抵达京师。
因为崇祯念叨了好几次,陈子履一到,便传召御前奏对。时间拖得太久,兴头过了,就不好说了。
陈子履千恩万谢,宴席答谢之后,不等徐一鸣上山抓捕侯二苟,便匆匆赶回贵县,准备启程事宜。
到了衙门,看到堆积如山的公务,又暗暗叫苦。
别看贵县地方安定,好像很兴旺的样子,实则是因为减免大量税赋,百姓才得以休养生息。
衙门的花销,上缴的押解,全靠他来回腾挪,用尽手段搞钱苦撑。
换一个知县来,不知道乱成什么样呢。
可惜圣旨大如山,不进京赴任是不行的,只好找来典史甘宗耀,硬着头皮交接。
第一件,嘱咐他召回谢永福,不要铸私钱了。
要知道,铸私钱是砍头的大罪。
尽管明面上,这是谢永福自己的事,和所有人都没有关系。但陈子履觉得,自己不在这里坐镇,迟早会漏马脚。
每月损失二百两卖铅钱,也顾不得了。
第二件,遣散冗员,节省开支,不令衙门无以为继。
甘宗耀听说陈子履升了官,不禁黯然神伤。
多好的上官呀,赏罚分明,提携下属不留余力,不可能有更好的县尊了。
可想到京官前程远大,又替陈子履欢喜,答应勉力而为,撑到下任知县到来。
陈子履嘱咐到半夜,才把公务交接了个大概。
回到后院,只见林舒迎面扑来,抱着他喜极而泣:“老爷终于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