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国內自家的这些媒体又该怎么办
首先大家肯定都是对你寄予了厚望的,无论实际的情况如何,粉丝和车迷们肯定想从束龙嘴里听到积极向好的答案,
这种时候身处聚光灯的中心,束龙又能怎么办呢
把话说大了,万一到时候完成不了给自己整得下不来台,说的保守一些又难免会让车迷失望。
身为一项极限运动的运动员,f1的车手本来就该纯粹和实在一些的,乱七八糟的事情掺和太多又怎么能专注於精进自己
但这就是现实,身处大漩涡当中的束龙也只能强迫自己適应。
来到露天的活动现场,这里已经有了另一位重量级的人物在主持现场,看到那张脸的同时束龙基本上就已经把自己的心態给调整好了。
谈到赛车,谈到f1,大部分人脑海中最先跳出来的概念都有什么
想来不管答案是怎样的五八门,“速度”这个词总会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
当下现场负责推动流程以及与观眾互动的这位,大概就是在束龙之前就將“速度”这个概念最先深深烙应在黄皮肤上的传奇一一刘翔!
在耳麦里接收到了活动导演的通知,刘翔当即朝广场的四周扫视了一圈,把才被工作人员用小电驴给驼过来的束龙招呼上了场。
同为运动员,刘翔其实很能共情此时束龙身上那股恨不得將他压倒碾碎的,令人极度室息的压力。
所以在短暂活动的前半程里,刘翔一直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一步步地引导著束龙去適应去接纳这样的期待,並学会將这份压力转化为自己的动力。
但同时,刘翔也从束龙那颇为勉强的笑容之下,捕捉到了一丝让他觉得很有既视感的情绪。
这份心情在十年的时间冲刷下已经稍显陌生,如今却像被深深刻进了脑海深处一样,只是稍微一引就恍若昨日。
这是一种强迫自己才表现出来的坚强,阳光的表象之下却是一份始终挥之不去的绝望,
十年前的08奥运会,自己国门前的主场比赛,年轻的刘翔也是这么顶著上亿目光注视的压力,
毅然站在了赛道上。
他知道大家想要看到什么,想要看到传奇的中国飞人把110米栏的金牌以毫无爭议的优势揣到自己的怀里。
可有谁知道,那块曾经睡手可得的金牌,在当时的刘翔眼里早已可望而不可即。
跟腱的受损让他走路都要承受针刺般的剧痛,更逞论要在赛道上和来自全世界的顶尖高手竞爭
赛前以坚强的笑容迎接世界,可当他真的因为跟腱撕裂无奈选择了退赛的时候,世界还以他的却只有横眉冷对。
当人们把某种希望给寄託到你身上时,只会把成功当做一种理所当然,一切的困难和努力在失败面前却都只会淡淡地化作几句自视甚高的“锐评”,甚至是侮辱性的恶毒诅咒。
留给他们的选择其实並不多,在镜头和大眾同胞们面前,无论自知希望有如何渺茫,他们都只能选择將这份责任给扛到肩上,並且自负一切做不到的后果。
这段时间媒体將束龙捧得太狠了,可想而知一旦束龙最后达不到车迷们在內心擅自作出的预期,那又该跌得有多惨
所以无论导演怎样在耳麦里反覆提醒该按流程去问出事前既定好的问题,以此来彻底引爆现场观眾狂热的氛围......
刘翔最终的选择都是把最后那张写著问题的小纸条给紧塞到口袋里,礼貌感谢了束龙百忙之中抽出空来,言下之意就是活动已经结束了你赶紧走吧!
“束龙!明天能上领奖台吗”
人群中一声刺耳又突兀的尖叫,最终还是点燃了无数车迷积攒已久的情绪,也无情破坏了刘翔深思熟虑的一份好意,连带著浩浩荡荡的一大片的粉丝都在激动地高呼著相同的问题。
本来已经挥手告別准备转身离开的束龙顿时僵在原地,一时间思绪翻涌,也不知该做出如何的回应。
刘翔努力地和这个年轻的孩子对上视线,试图暗示他不要將自己立在风口浪尖之上。
可谁知这位曾经的亚洲飞人也被束龙当做过自己的精神支柱,这一眼对视没有让束龙读懂其中的警醒,反倒是对方过往的经歷让他一时间放下了许许多多的包袱。
“看我明天把他们统统放倒!”
不知不觉间,束龙好像在自己的驾驶中掺入了太多的杂质,以至於他都快忘了当初毅然决然踏入赛车运动的关键是什么。
是追求突破速度的极限,是享受用轮胎与摩擦力之间博弈,是去感受这份独属於赛车的驾驶乐趣。
电影版的藤原文太虽然不太討喜,但他有一句话束龙却始终觉得很有道理。
那就是无论何时何地,赛车手全力以赴的对手就只有自己,不断完成对现在这个自己的突破就好。
至於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