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dus“(失落的爱情)的咖啡馆。深绿色的遮阳棚略显褪色,木质窗框上的油漆也有些剥落,但整体依旧保持着一种颓败而优雅的气质。最靠窗的那个座位,正如信中所说,位置绝佳,可以望见街角来往的行人与远处圣日耳曼德佩教堂的尖顶。
我在座位下方仔细摸索,果然触到一个薄薄的、用胶带固定着的金属盒子。打开它,里面是一封泛黄的信,字迹与威尼斯笔记本中的一致,只是笔触显得更为急促,甚至带着些许颤抖:
“亲爱的A
今日在左岸,看见一个与你相似的背影,我的心几乎要跃出胸膛。我追了整整一条街,却在转角处跟丢了...我终究没有勇气上前确认。巴黎的咖啡馆很多,我一家一家地坐过去,在每一杯咖啡冷却的时间里等待奇迹。
塞纳河的水流得太急,带走了时光,却带不走记忆。若你某日能收到此信,请知道,我曾在巴黎的每一个黄昏等待,在每一首街头艺人演奏的旋律里寻找你的踪迹...”
信到此戛然而止,仿佛书写者被突然涌上的情绪打断,再也没有续写。
方舟沉默良久,然后向侍者要了信纸和一支钢笔。他并未模仿L.M.的笔迹,而是用自己沉稳有力的笔触,在崭新的信纸上写下:
“致L.M.女士
六十年后,有一对来自东方的旅人,循着您的足迹,读懂了您的等待。您的等待没有被辜负,因为每个真诚等待过的人,都已在心中完成了爱情最神圣的仪式。巴黎的咖啡馆依旧,塞纳河水长流,您的故事,将与这座城市的精神一同,被后来者铭记。愿您在他方,已寻得内心的安宁。”
我们将这封回信郑重地放回金属盒中,重新固定好。希望未来的某个有缘人,能够继续这个关于等待与释怀的传递。
在卢浮宫如织的人潮中,我们刻意避开了《蒙娜丽莎》前的水泄不通,转而按照L.M.笔记本中一幅潦草速写的指引,来到一幅不太起眼的风景画前驻足。画中是法国乡村的田园风光,笔触洒脱,色彩明亮,尤其是天空的云彩,仿佛能感受到画家作画时轻快自由的心境。
“看这里的笔触,”方舟指着画中天空的云彩,轻声对我说,“能感受到画家作画时的心情吗?轻快而自由。就像L.M.最终选择的方式——即使爱情失约,她依然让生命丰盛,用脚步丈量世界,用文字记录感悟。她的等待,不是停滞,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前行。”
下午,我们漫步在蒙马特高地,街头艺术家的画笔下流淌着色彩,空气中飘着新鲜烘焙的面包香。在一家老字号甜品店,方舟为我点了一份造型精美的歌剧蛋糕,自己则要了一杯黑咖啡。他看着我将蛋糕小心翼翼切开,眼中带着笑意:“L.M.在笔记里提到过这家店,她说这里的甜味,能暂时掩盖生活的苦。”
我尝了一口,甜腻的奶油与咖啡的微苦在舌尖交织,复杂而平衡,仿佛人生的滋味。
黄昏时分,我们登上了埃菲尔铁塔。巴黎在脚下铺展,塞纳河如银带穿城而过。方舟从背后轻轻环住我,抵挡着高处的微风。“L.M.可能也站在这里眺望过,”他在我耳边低语,“不知道她当时在想什么。但我知道我在想什么——庆幸没有错过你,庆幸我们能一起完成这段旅程。”
第三节:佛罗伦萨的黄昏-文艺复兴下的未竟之画
圣母百花大教堂那巨大的、由白色、粉色、绿色大理石构成的穹顶,在托斯卡纳夕阳的渲染下,泛着如同玫瑰火焰般温暖而瑰丽的光泽。我们混在来自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