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头,看到方舟坐在床边的椅子上。他看起来也有些疲惫,眼底带着淡淡的阴影,但眼神依旧清亮,正专注地看着我。他手中还拿着一份薄薄的报告,似乎在我醒来前,他一直在这里一边守着我,一边处理事务。
“我……睡了多久?”我的声音有些沙哑。
“三十七小时。”他将报告放下,递过来一杯温度刚好的清水,扶着我小心地喝了几口,“你的精神力透支严重,‘架构师’说你至少需要静养一周。”
我靠坐在床头,感受着清水滋润喉咙,记忆渐渐回笼——那奔腾的信息洪流,冰冷的污染印记,以及最后那托住我的、温暖而庞大的力量。
“舆论……”我关切地问。
“危机已经解除。”方舟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你的‘净化’效果比预期更好。那些被清除污染印记的关键节点开始发布澄清信息,加上我们主动释放的部分真实数据,舆论风向已经逆转。‘联盟’这次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让更多人开始怀疑他们散布恐慌的目的。”
他顿了顿,看着我的眼睛:“你做得很好,林夕今。比任何人都要好。”
他的肯定像一股暖流,驱散了身体的疲惫。我注意到,他称呼我的全名时,语气似乎与以往有些不同,少了几分最初的疏离和审视,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亲近与认可。
“是你最后帮了我。”我轻声说,想起那如同海洋般托住我的力量。
“那本就是因我而起的风波。”他摇了摇头,随即语气变得严肃,“不过,‘仲裁者’的这次攻击,也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威胁维度。他擅长利用规则和人性弱点。接下来,他可能会从我们身边更具体的人入手。”
他的目光变得深沉,意有所指。
我的心猛地一紧:“我的家人……”
“我已经加强了保护,并通过一些渠道向你父母暗示,近期可能有商业竞争对手会采取不正当手段,让他们提高了警惕。”方舟安抚道,“但百密一疏。最好的保护,是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结束战争。谈何容易。但我们没有退路。
接下来的几天,我在小院中静养。方舟减少了外出,大部分时间都留在院里处理事务,或是陪我进行一些极其温和的精神力恢复训练。
我们之间的氛围,在经历那次生死与共的力量交融后,变得微妙而自然。他会在傍晚陪我在江边散步,听我讲述一些余姚的老传说和我小时候的趣事。我也会在他处理复杂数据时,安静地在一旁看书,偶尔抬头,便能与他投来的目光相遇。
没有多余的言语,一种无言的默契和难以割舍的牵绊,在朝夕相处中悄然滋长。
直到静养的第五天,“架构师”发来一条紧急加密信息。
“我们捕捉到‘仲裁者’的一个高优先级指令。他调动了联盟隐藏在南太平洋深海的一处‘暗礁’——一个移动式海底基地。目标指向……全球地磁监测网络的一个核心中继站。”
方舟看着信息,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鹰。
“他想干什么?”我问。
“地磁监测网络关系到全球通讯、导航甚至部分电网的稳定。”方舟快速调出相关数据,“如果这个中继站被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