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的涟漪,温柔地向着那个基站包裹而去。
这不是对抗,不是摧毁,而是……“抚平”。
我的精神力如同细腻的沙,试图覆盖、中和那层“油腻的噪音”。过程比模拟训练困难百倍。雨林本身充满生机的“混乱”,以及基站释放出的、带有强烈目的性的“强制有序”,都在干扰着我的感知和输出。汗水很快浸湿了我的后背,太阳穴阵阵发痛。
但我没有放弃。我想起祖父可能也曾为类似的理念而奋斗,想起方舟信任的眼神,更想起那些被无形力量影响着命运的原住民。
我颈间的指环似乎微微发热,一股清凉、稳定的力量汇入我的精神。我的“领域”陡然变得凝实,扩张的速度加快!
如同温暖的阳光融化冰霜,那层令人不适的“油腻感”开始以基站为中心,缓缓消退、瓦解。基站内部传来的嗡鸣声也变得断断续续,最终彻底沉寂。
我睁开眼,有些脱力地晃了一下,方舟及时扶住了我。
“成功了。”他看向那片区域,目光中带着赞许,“基站的活性已被你的力场中和,它现在只是一块真正的石头。‘联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发现并修复。”
我们迅速撤离。回程的路上,虽然身体疲惫,但我的内心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充实感和喜悦。这是我第一次,真正运用自己的力量,阻止了“联盟”的恶行,切实地帮助了那些素未谋面的人。
坐在颠簸的车上,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重新恢复纯粹生机的雨林,我靠在车窗上,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方舟看着我,忽然轻声说:“知道吗?你刚才专注的样子,很像一位……抚平世界褶皱的守护者。”
我转过头,对上他含笑的眼眸,心脏蓦地漏跳了一拍。
守护者。
我喜欢这个称呼。
雨林的风带着湿暖的气息吹入车内,也吹动了某些悄然滋长的情愫。
这一次的实践,不仅验证了我的能力,更让我明确了自己未来道路的方向。
第四节
从东南亚返回后,我在江畔小院休整了几天。雨林之行的成功,不仅稳固了我的能力,更带来一种内在的自信。我不再是那个需要被严密保护的“异常”,而是逐渐成为了方舟计划中一个能独当一面的环节。
方舟开始让我参与更高层级的决策讨论。通过全息投影,我“见到”了几位他核心团队的重要成员:负责全球信息网络的“架构师”,一位冷静到近乎没有感情的女性;主导前沿科技应用的“工程师”,一位眼神狂热、不修边幅的中年男子;以及掌管庞大资金流动的“会计”,一位笑容和煦、却让人看不透深浅的老者。
他们对方舟带我参与核心会议似乎并不意外,看向我的目光中,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认可。尤其是“架构师”,她在一次关于全球信息节点防御升级的讨论后,单独与我进行了通讯。
“林小姐,”她的声音如同电子合成般平稳,“您的‘稳定场域’对纯信息层面的污染和攻击,具备极高的抗性甚至净化能力。我建议,可以将您的力量特性,逐步接入我们的主防御网络,作为应对‘联盟’信息战的一张底牌。”
这个提议意味着我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