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指环放在我的掌心。指环上刻着极其细微、与我祖父文件上某些符号同源的纹路。
“这是你祖父留下的少数遗物之一,后来辗转到了我手中。”他轻声说,“现在,物归原主。”
我握紧指环,冰凉的触感中仿佛能感受到跨越时空的嘱托与力量。
尘岸,尘岸。
我此身为尘,源自过往;我心有所岸,指向未来。
这一刻,我真正接纳了自己的命运。
第三节
祖父的指环被我小心地戴在颈间,贴身收藏。它像一枚定海神针,让我在纷乱的信息和能量训练中,总能更快地找到那份内在的“稳定”。方舟说,这指环的材质特殊,能微弱地放大和聚焦我的“低熵秩序”力场,是一件辅助修炼的绝佳器物。
随着能力的提升和对自身血脉的认知,我开始不满足于仅仅在模拟环境中训练。我渴望真正的实践,渴望去感受、去抚平真实世界中的“混乱”。
机会很快到来。
方舟接到“深潜者”的紧急情报,“熵减联盟”在东南亚某国的一个雨林保护区深处,建立了一个秘密的生物信号基站。这个基站并非用于通讯,而是持续释放一种特定频率的信息素,配合他们散布的某种转基因作物花粉,潜移默化地影响周边数个土著部落居民的情绪和决策倾向,使他们变得更容易接受外部公司的“开发计划”,实质上是一种大规模、慢性的“驯化”试验。
“这是‘联盟’典型的手段,用温和的、不易察觉的方式,扭曲一片区域的‘生态’。”方舟将情报展示给我,“官方渠道很难介入,当地势力也被渗透。你想去看看吗?”
他的语气是询问,但眼神分明是一次考验。
“当然。”我没有丝毫犹豫。
这一次,我们没有乘坐任何私人飞机或豪华交通工具。方舟动用了一条隐秘的、属于他麾下某个环保组织的物资输送渠道。我们伪装成前往雨林进行生态考察的研究员,搭乘一辆颠簸的越野车,深入了那片广袤而潮湿的绿色海洋。
空气中弥漫着植物腐烂和泥土的浓郁气息,各种奇异昆虫的鸣叫不绝于耳。这与余姚的温婉江南景致截然不同,充满了原始、野性的生命力,但也隐藏着未知的危险。
在向导(实为方舟的外围人员)的带领下,我们跋涉了整整一天,才接近目标区域。不需要任何仪器,我已经能隐约感觉到前方传来的一种不协调的“波动”。那感觉,就像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上,被人用拙劣的笔触涂上了一层油腻的、令人心烦意乱的色彩。
“感觉到了?”方舟低声问。
我点点头,指了指左前方:“在那个方向,像……一种粘稠的噪音。”
我们悄无声息地靠近。在一片被藤蔓半遮掩的山体裂缝深处,我们找到了那个基站。它伪装成一块巨大的、长满苔藓的岩石,但内部传来低沉的嗡鸣和一丝非自然的能量辐射。
方舟示意我停下。“外围有生物感应器和动态捕捉设备,强行破坏会触发警报。”
“让我试试。”我深吸一口气,回忆起训练中的感觉。我闭上眼,将意识沉静下来,努力扩张我的“稳定领域”,如同在水中投入一颗石子,荡开一圈圈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