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的,在歼灭汪直的战争中立功升为把总。
他原本已经升为广东守备,后来朝廷调遣戚继光北上,陈璘毅然追随,成为戚继光的副将。
陈璘在东胜卫之战中亲自守卫一座棱堡,立下战功,再次被朝廷嘉奖。
这一次京营选将,他被戚继光推荐,最终被皇帝点为京营新军统兵,统领整个京营新军。
李如松来到了营部,将赵伦让他递送的申请状送上去,很快就遇到了好几个同学。
众人纷纷聚集在一起,交流各自在军营中的近况。
跑腿在军营中无疑是个美差,营部虽然设在京外,但好歹也是京师新军的总部,环境是相当不错的。
为了尽快建设营部,工部用上了新式土楼的技术,整个营部的建筑都是干净整洁的三层小楼。
京师新营的各大机关都在这些小楼中办公,李如松听着同学们的讨论,又是谁被借调到了营部去了。
虽然大家的起步都是副总旗,但是京营刚刚建立,营部本身也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所以营部的各机要部门,也会从下面借调军官来干活。
武监生能写能算,自然是最好的人选。
而且比起基层军队,营部的办公生活条件都好太多了。
而且正如赵伦说的那样,在领导面前晃悠更容易得到晋升机会,军官们都想尽办法调入营部。
听着同学们艳羡谁又借调到营部了,李如松就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但是李如松也知道风气如此,军中同样也有竞争,这样的事情也是正常的。
就在他觉得烦闷的时候,突然见到了一个熟人。
“朱班正?”
朱时坤看向李如松,连忙和他打了一个招呼,接着说道:
“李班正稍待,我去给陈统兵送个文书,马上就下来。”
李如松知道朱时坤的身份,他这样的身份自然能挑选去处,留在营部也不稀奇。
不一会儿朱时坤从营部大楼下来,对着李如松说道:
“马上我还要赶回卫所,李班正如今在营部吗?”
“不是,我是来营部送信的,朱班正也不在营部?”
朱时坤笑了一下说道:
“我应该在营部吗?”
“这,不是大家都觉得在营部好吗?”
朱时坤笑了一下说道:
“若是挑好的地方,那我直接去禁卫军不好吗?”
李如松这才想起来,还有禁卫军这号存在。
禁卫军戍卫皇宫,名义上是京师新营的下属,实际上是独立的。
很多勋臣子弟,都去了禁卫军中,当年朱时坤也曾经向李如松询问去处,纠结要不要去禁卫军。
李如松面露喜色道:
“我马上也要赶回卫所,朱班正如今在哪里?”
朱时坤说道:
“安南军,骑兵卫下第三总旗。”
兵部简并了军事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