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
、“督办”
们周旋的时候,他就没忘了东边海上的那根刺。
找那个姓尚的琉球王族后裔,费了多大劲?简直就像大海捞针!
那人躲在福建一个鸟不拉屎的渔村里,隐姓埋名几十年,起初还以为他是日本人的探子,差点没让当地老乡给沉了海。
还有那些明清两朝的故纸堆,派了多少识文断字、耐得住性子的先生,一头扎进那霉味能呛死人的档案库,一页页地翻,一本本地找,就为了找出那些早已被世人遗忘的册封诏书和泛黄文书。
更别提那些照片了,为了拍到日本人在琉球岛上强征暴敛、镇压起义的真实场面,折进去好几个好手,都是悄无声息就没了音的。
想到这儿,唐启心里头像是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有点紧。
那些牺牲,那些不为人知的努力,今天,终于要在光天化日之下,大白于天下了。
这不仅仅是争一口闲气,这是要拨乱反正,是要把被强盗强行涂抹的历史,给它狠狠地擦干净,露出本来的面目!
这时候,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是副官,跟他从川南老家一起出来的,一口地道的西南官话,咋咋呼呼的。
“脑!
脑!
最新消息!
顾代表那边,亮家伙了!
真亮大家伙了!”
副官连报告都忘了喊,直接推门就闯了进来,脸上兴奋得通红,像是刚喝了半斤烧刀子。
“慌个锤子!
慢慢说,天塌不下来!”
唐启故意板起脸,但眼底的笑意却藏不住。
他喜欢副官这性子,直来直去,不像衙门里那些老油条,说话拐弯抹角,听着都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