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历史军事 > 侯门第一纨绔 > 第552章:废人杨天战

第552章:废人杨天战(3 / 4)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狂徒下山:我有五位绝色师父 妻子逃婚后,我下定决心选了她 晏观音 山野娇凤逆天改命录 黑白魔神! 神级召唤师 美漫:骇客蜘蛛侠 彩礼千万,任他嚣张跋扈我也爱! 全皇朝靠偷听我吃瓜躺赢,将我宠上天! 时光恰好遇见你

nbsp; 太医院查验病因,发现患者体内并无邪毒,唯有经脉郁结,似长期压抑所致。自此,“忘忧热”之谜解开??它并非疫病,而是集体心灵创伤的显化。当记忆被唤醒,孤独被回应,心结自解,气血复通。

    朝廷为此特颁《念名诏》,明令每年清明前三日为“忆语节”,全国停役休市,专用于追思亡者、讲述故事、传承记忆。违者以怠慢人伦论处。

    十年光阴流转,天下风气为之一新。昔日讳谈死亡之家,如今每至黄昏,常见祖孙围坐灯下,翻阅《听亡录》选段,讲述那些曾被湮没的小人物命运。有书生据此编成话本,在茶楼酒肆广为流传,题曰《百姓名册》;有画师绘《万魂图卷》,描绘三百六十行亡者群像,悬于各地义学堂壁,供学子观省。

    而在西北一处荒原深处,一座新庙悄然建成。它无门无匾,仅以十根巨木撑起穹顶,形如手掌托天。当地人唤它“言归亭”??取“亡者归来,言语相认”之意。

    每逢子夜,常有人见亭中灯火闪烁,隐约传出读书声。近前查看,却空无一人。唯有一本《听亡录》置于石案之上,纸页翻动,似有无形之手指引前行。

    某年冬,一位游方道士途经此地,宿于亭中。半夜忽闻细语盈耳,如孩童嬉戏。他惊起查看,见四周雪地上竟浮现无数小小脚印,环亭三匝,最终汇聚于中央石案。

    他鼓起勇气翻开《听亡录》,赫然发现最新一页多出一行陌生笔迹:

    >“赵小满,太原人,七岁溺亡于井。

    >今得人念我名,知世间仍有暖意。

    >我不再怕黑,也不再冷了。”

    道士浑身战栗,伏地叩首。翌日离去时,他在亭外种下一株桂树,并留诗一首:

    >“死者非真灭,但求一语存。

    >千灯照幽壤,万口唤灵魂。

    >不须升仙去,此处即桃源。

    >若问归何处?人在记名间。”

    岁月悠悠,人事代谢。当年参与黑水沟一案的影卫们早已解甲归田,散布四方。有人开馆授徒,专讲《听亡录》义理;有人投身医道,创立“心疗堂”,专治因悲痛失语之症;更有几位联手创办“守名盟”,巡游各地,记录即将消逝的村落往事,防止历史再度断层。

    唯有映雪,始终居于京城“无名堂”侧殿,每日整理新增名录,校勘旧文。她的视力日渐模糊,写字需借放大琉璃镜,然笔力不衰,字字如刻。

    一日黄昏,她正在誊抄一则新报上来的案例:某渔村十二名幼童随船出海遇难,尸骨无存,唯余一只绣鞋漂回岸边。母亲将其供于家中神龛三十年,每日换水插花,称“吾儿虽远行,终归有履可踏”。

    正当她落笔写下“林阿秀,八岁,喜穿绿鞋,善织网结”之时,窗外忽起清风,卷帘而入。她抬头望去,只见庭院中那盏长明灯蓦然大亮,光芒竟穿透屋宇,照得满室通明。

    紧接着,她听见了笑声??不是幻觉,不是回忆,而是实实在在的、一群孩子的笑声。由远及近,环绕屋外,跳跃奔跑,仿佛在玩捉迷藏。

    她放下笔,扶案站起,嘴角浮现出多年未见的笑意。

    “你们来了?”她轻声问。

    笑声戛然而止。

    片刻后,一个稚嫩声音响起:“姐姐,轮到我们讲故事了。”

&nbs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屋网】 www.5c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明末:我带着两白旗反清怎么了? 红楼:开局吕布天赋 嫡明 我是表妹(快穿) 我在红楼捡属性 抗战开局:魂穿金陵暴虐小鬼子!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穿越之再世欢 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 开局换爹!团宠福宝带纨绔太子称帝!